朱星委员: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中国网3月8日讯 (记者 吴琼静)3月7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科技界别的小组讨论上,委员们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对科研投入和衡量科技进步的两个数据展开了热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朱星就2.5%和60%这两个关键数据、以及科研人才的培养和科研管理体制的话题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

中国网:您认为应当如何理解2.5%和60%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朱星委员:这是非常重大的两个数据,可以说是让整个科技领域都深受鼓舞。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这一比例在2015年是2.01%,科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希望提高两个比值,一个是呼吁R&D(研发)占GDP的比,另外一个是基础研究占R&D的比,从2.01提高到2.5,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意义重大。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十三五”期间要达到60%,目前这一数据是5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这个参数本身就是对整个科技界对社会贡献的一个衡量。以前科技界并不清楚整个社会对科技界是怎样一个看法,实际上,社会上的创新型发展主要是靠科技进步来推进,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这个说法。这是国家层面对科技界整体工作的认可。

另一方面,比重数值从以前的不到2.0到2.01,再到五年内提高到2.5,这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因为这里面包含的不单单是中央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也包括了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入,这表明了全社会对科技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科技投入并不是硬性规定的,这说明企业和地方政府认识到对科技的“再投入”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虽然有人说这一比重和美国或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增长趋势,我国科技发展的趋势是非常好的。

中国网: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曾提出,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不受制于人,您认为我国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多久?

朱星:我非常赞同这一理念,这也说到根本问题上了。目前我国整个工业都发展得很快,国民经济的总量也增长得很快,但是其中原创性的引领,还相对比较少。创新一般分原始创新、引进消化、综合创新三个类型。现在有一种创新是引进他国的技术,根据自身的需要做集成,这种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比上会比较高,也见效快,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更重要,坦率地说,目前还有较大的差距。

掌握核心技术的道路,我认为还需要有耐心。中国的大学开始真正的科学研究是从80年代起步,至今也仅有30多年的时间,我国成立国立的研究所,介入国际上的科学研究和竞争也是80年代以后,但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科学事业已经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应该从历史演变的长河来看,而不是一味地去觉得美国和欧洲的科技比我们发达,就妄自菲薄。实际上从发展趋势来说,我们发展得非常快。

中国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您认为我国现行的科研人才的培养和科研管理体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朱星:目前不同的部委,出台了各种不同的人才计划。人才计划的初衷肯定是很好的,是为了从比较大的群体里选出优秀的人才予以支持,使青年人才能够更快地成长起来。目前这些人才计划多半主要是资助40岁上下的青年科研人员,使这些人可以集中精力做研究,并且得到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施行这些人才计划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部分青年科研人员有一种比较强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淡化了对研究本身的热爱,这种现象在小组讨论中大家普遍反映得比较强烈。因此,科技界可能以小组联名的形式,提出一个有关“人才培养计划应当如何优化”的提案。

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是让科研人员特别有共鸣、非常赞成的举措。几乎每个科研人员都深有体会,在申请科研经费时,除了事前非常复杂的申请工作外,在施行项目的过程中,要面临各个环节的审查、报告、上报材料的过程,而且目前这类工作有越来越多的势头。科研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科研项目运行上的事务性工作,导致分散了很多科研精力。是否能考虑参考西方科研经费从申请到完成的全过程的一些管理经验,不仅让科研经费有更高的使用率,也能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专注于科研本身。

信息来源:中国网

编辑:安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