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漫:以"四化"为抓手,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公平性、公益性的基础支撑,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他指出,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立医院承担了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要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纵观“十三五”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体已基本孕育出新的三医联动结构:药耗加成取消、带量集中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已基本破除了“以药养医”“以耗养医”的顽疾;“十三五”期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DRG与DIP打包付费模式在全国广泛试点,并在部分地区正式运行;同时,在医院这一端,医药、医保与医疗新关系的建立,已经促使医院积极应对变化,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政策指引为公立医院管办分离,建立医院自主经营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参考。但是近年来,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压力加大,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得出,2017至2019年,各级医疗机构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结余,但如果除去财政补助性收入,各级公立医院医疗结余整体上均为负值且表现为逐年负增长的发展态势,医疗业务亏损持续加剧。全国平均每所公立医院医疗结余(医疗收入-医疗成本)自2017年的841.5万元亏损扩大到2019年的1700.3万元亏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在降低药品、耗材、检查等虚高价格的同时,提高了诊疗、手术、护理等技术性医疗服务价格,并通过医保基金付费获得一定补偿,但各级医院医疗业务亏损仍持续加剧,深化医改亟需医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与成本管控能力、改进效率、实现熵减、迈向和谐。

在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方面,国家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清晰的思路。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四化”)。在新的三医联动结构中,医院运营管理的“四化”发展无疑将成为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医院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要进一步提高“四化”水平,将“四化”意识渗透至组织建设、制度完善、管理流程等实际工作中,加快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转变,扭转当前收不抵支、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建立起百姓需要、政府预期与实际运行绩效相切合体系和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实现其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的健康服务。

(作者王红漫,系北京大学教授、“健康中国理论与实证研究”课题组负责人,CHEA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文链接专家建议:以"四化"为抓手,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光明网 2021年03月16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