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等我回来:大学生活断想

已经习惯晚饭后绕着未名湖散步,看着那一圈圈微风拂过湖面留下的涟漪,那一排排永远婀娜多姿的杨柳,还有那一群群正在散步或者锻炼的人们,心中总是无比惬意。夏末初秋的傍晚已经有了些凉意,我抱紧了胸口刚买的考研资料,坚定地告诉自己: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一定要重新回到北大,回到那明亮宽敞的图书馆,还有那让我梦想发芽的地方——理科二号楼。想到这里,一幕幕往事不断涌入我的脑海……

做学问没有大小

大一教我们高数的老师是黄少云教授,上课时严谨认真,条理清晰,同时又不失幽默,深得大家的尊敬和喜爱。有一次,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问题我没有搞懂,于是在课间请教黄老师。问题刚一说出来,旁边的同学扑哧一笑,第一次问问题的我被吓傻了,知道自己问的问题有些愚蠢。正当我不知所措时,黄老师很和蔼地对我说:“你的这个想法很自然,”他没有笑,很认真地看着我,“但是你考虑一下这样会不会有什么自相矛盾的地方?”他又顿了顿,然后笑着说:“去吧,自己再去想想,想不明白了再来问我。”短短的几句话,让我如沐春风。黄老师不但教授我们专业知识,更是在这些点滴小事中时刻提醒我们:做学问没有大小之分,任何细节都要弄清楚,来不得半点马虎,同时要努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将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圆了一个音乐梦

刚上大一的我还只是个不识五线谱、只会胡乱哼歌的毛小子。那时的我绝对不会想到,两年之后,我能够站在百周年大讲堂的大舞台上,在上千名观众的注视和掌声中接受“北京大学校园十佳歌手”的称号,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让我无比兴奋和喜悦的一刻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想,如果没有北大学生合唱团指挥侯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团里同学对我的帮助,我是绝对不可能获得这一荣誉的。合唱团为学校里众多爱好歌唱的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学习音乐知识,练习声乐技巧。每周五的晚上,艺园都会成为歌的海洋,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每一次演出或者比赛,大家都会互相鼓劲加油,沐浴着集体的温暖。在合唱团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因为它圆了我和其他很多同学从小就有的音乐梦想。

亲自动手做一做

“不对,不对,应该是这样的……”“我还是觉得应该选A……”刚路过的一群学弟学妹正在讨论问题,这场景实在是太熟悉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我,为了一个问题和同学们争论不休。那时我们小组正在为一门课程的任务发愁。那是一门实验课,要求三个同学一组,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的系统。老师只给了一些最基本的原理,还有可用器材或者工具的介绍,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工具都要自己设计和选择。第一次碰到这种问题的我们一下子乱了阵脚,不过很快,我们开始认真分析问题,然后各自分工。查文献、看资料、编程序、焊电路,忙得不亦乐乎。最后这门课我们组得了90分,我想这是我大学期间收获最大的一门课。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更树立起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增强了。

不知不觉已经绕未名湖一圈了。该回去上自习了,明年一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还在等着我。北大,请你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

(文/刘一鸣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