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学术研究的真血脉是求真求是

冬日的午后,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家中。92岁的吴先生清瘦矍铄,声音清晰而洪亮,温文尔雅。

吴小如是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戏曲评论家、文学批评家、书法家和诗人。1922年9月8日生于哈尔滨,本名吴同宝,号莎斋,曾用笔名少若。

回望吴小如的学术生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彭庆生在《难窥夫子墙——敬贺小如师九秩华诞》中曾说,“小如师精通文字、音韵、训诂、考据,淹贯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文史并重”,“先生治学,擅长由训诂而通辞章,重考据以明义理,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洵为乾嘉学派之鲁殿灵光,旷世难求之通才。”

学术规范应该坚持“守正”

吴小如强调学术的规范性和精确性,认为学术规范应该坚持“守正”。不圆滑,是先生一直以来的个性,他自称“不谙世故”。近年来,先生写了很多抨击不良学风、文风的文章。他忧恐学术与艺术皆徒具空名,形成文化泡沫乃至文化沙漠,一任假冒伪劣者横行天下。谈及当前一些学术腐败现象,先生直言,学术腐败有其社会根源,当前,人们把钱看得太重了。学术腐败是社会运转中产生的不良现象,只有认清学术腐败产生的源头,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根治学术腐败现象。

谈及学术研究,先生认为学术研究应具有高品位与高水平,才能于人类社会有所裨益。他说:“传道授业,宜高悬标准,不宜迁就,但求普及,而不务提高,则舍本而逐末矣。”

做学问不凭灵感

先生说写学术论文,他只抱定两条宗旨:一是“没有一得之见决不下笔”。哪怕这一看法只与前人相去一问,却毕竟是自己的点滴心得,而非人云亦云的“炒冷饭”。否则宁缺毋滥,决不凑数或凑趣。二是一定要抱着老老实实的态度,“不哗众取宠,不见风使舵,不稗贩前人旧说,不偷懒用第二手材料”。先生说,做学问不能凭灵感,不要在学术文章中加入主观臆测,要言必有据,每个观点都要建筑在大量的材料和客观旁证上。

做学问、写文章要争取不出错,但差错不可能完全避免,关键是有错就必须改。别人指出来了,就要感激,要从善如流。先生一直为今年8月某报纸出现的文史错误(将张伯驹、丁志云两位先生《四郎探母》的剧照误写为《打渔杀家》)至今不作更正而耿耿于怀。他说,现在学术界以讹传讹的现象太严重了,学术研究的真血脉是求真求是的精神和态度。先生被人尊称为“学术警察”,恐怕也跟其言必由衷,力求立论公允的特点有关。

乐于做“杂家”

“操千曲而后晓声”,先生并不计较人们称其为“杂家”。他博览群书,可谓“逮着什么看什么”,有着“无书不窥”之势,至今仍保持着手不释卷的习惯,床边整齐的摆放着各种书籍报刊。其近百万字的《吴小如戏曲文录》,是研究中国戏曲的经典著作,曾获“北京大学优秀文化著作奖”。

他自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最大快乐,讲课成为他主要的“嗜好”。他认为,作为教员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其次是眼界要宽阔,根深才能叶茂。还要有生动形象的讲课技巧,才能把学生“笼住”。先生在京剧与书法艺术方面都有着精深的造诣,但始终谦称为两大“业余爱好”。

“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吴先生说,自己有做人的底线,不能把自己堕落到底线的下面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还有一条,己之所欲,不强施于人。”

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先生说他聊得很有兴致。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轻洒在屋内,窗前的君子兰碧绿光亮。

(原标题:吴小如:“操千曲而后晓声”)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wx/wx_xszx/201311/t20131111_828561.shtml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