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北大新闻网十年

应新闻网编辑部之约,一直想为新闻网十岁的生日写点什么。我是1997年社会学系本科,2001年国关学院的硕士。我和新闻网的故事,就从这中间的过渡时间开始。2001年3月,通过了考研面试不久,我加入了北大新闻网。

这一时期的新闻网,还处于“婴儿期”,还没有什么知名度,我宿舍的几位同学,都不知道新闻网是干什么的。

当然,那会的主力军只有赵维平、姚骏二位了,好像还没有“专职”学生记者,力量还十分薄弱。那时候用于编发信息的系统还比较落后,还没有编辑平台,虽然我不懂技术,但看他们编发一篇文章的流程,要做好几次链接,十分麻烦。后来我也用那个系统编辑过,深感其中既辛苦,效率也很低。直到后来很久,其中一名学生记者的一位计算机系的朋友,帮助新闻网设计了一套编辑系统,在版块、栏目的增加或调整、刊发文章等多方面,可以类似于填表似的运用,才让新闻网摆脱了那种原始的编辑工作模式,也才使得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扩充网站内容和深度。

那时第一届的学生记者团,总体上是一个“虚壳”,没有几个成员。姚团长也主要是做编辑,负责“教育视点”、“媒体北大”等栏目。作为记者,开展工作,难度也不小。那会儿新闻网在北大主页还没有独立的“地盘”,而是隐藏在好像叫“校园新闻”之下,远不如后来打开北大主页就现新闻网的显赫。因此,采访报道工作不太好入手,你去采访,别人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哪里能看见你采访后的成果。我就走了一条便捷简单的道路。一是“编”信息,二是“编”新闻。

“编”信息。当时赵老师说新闻网的“信息预告”还是一个相对有吸引力的品牌栏目。实际上,“信息预告”就是搜集整理近期北大各类讲座的时间、地点和主讲人等信息,因为校内外都关注讲座,所以看信息的人较多。但当时的条件,也没有人会主动把讲座信息送至新闻网,新闻网也没有人手去校园各个角落搜集。我便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经常去三角地抄海报,到各个教学楼、办公楼看海报,上各个院系网站查信息。虽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含量,但幸好北大的讲座资源丰富,每天还是能坚持发布几条。后来,和很多人说起新闻网的时候,他们都对我说过,新闻网确实不错,我说何以见得,答曰:讲座信息比较多、比较全,呵呵,自己当时的心情,开心,也不开心,就安慰自己,只要能增加点击率、扩大影响力,也算是做新闻工作了。

“编”新闻。不好采访,哪里来新闻呢。我就每天上各个院系和学校部门的网站。发现有意思的新闻,或“删减”篇幅,或“增添”内容,再辅之必要的新闻要素和形式。有段时间,我每天能保障为新闻网至少提供一篇“新闻”稿。我的辛苦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很多院系、部门也感到十分满意,毕竟是正面宣传、扩大影响嘛,在北大新闻网上发布,也算是“官方认可”了。尤其是那些深感宣传“无门”、“无路”的学生社团,更是大力支持,有的甚至“感激涕零”,是新闻网让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在学校“亮相”。后来,我亮出身份,去采访学生社团的时候,负责人基本都是“热忱支持”,不少人还根据网上已发表的文章,为我提供了“通稿”。

现在想来,当时的新闻网能够一步步地赢得大家的认可,关键还在于找准了新闻网的立足点、生力点。新闻网是北大的新闻网,北大的重大新闻理应由新闻网第一家发布;新闻网是校园师生的新闻网,学生活动、社团信息等,理应在新闻网得到生动充实的体现。由于高校的特点,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既要着眼宣传去挖掘新闻,也要用新闻的方式去宣传,以便达到更好的新闻效果和宣传效果。简单说,新闻网要做的,就是校内外想看的、乐看的。“信息预告”,虽然新闻技术含量低,但是新闻社会价值高,就是其中的一个验证。因此,对新闻媒体来讲,“服务”确实没有大、小,只要每一个读者、网友能得到其中的一方面服务,就会不断积累网站的生命力。

再下来,说几件我所经历的比较重要的宣传报道的故事。

十大新闻。重要媒体岁末年初发布年度十大新闻,现在已是惯例,也较受关注。2002年元旦,赵老师和我商量了也搞个北大的十大新闻,宣传部赵为民部长也同意。当时没有技术条件、也来不及搞投票了,我们就自己弄。在充分发挥新闻网的新闻资源优势基础上,我也熬了好几夜,先是一个月一个月的看,整理几条重要的、代表性的,再汇总,挑出十几条,再压缩确定,再确定名目,再针对每一条编辑内容说明。记得好像是弄了两个,一个是北大十大新闻,一个是北大十大学生新闻。反响还可以,当然有褒有贬,有的认为不错,有的认为遗漏了更重要的,但终究是一次尝试,觉得还是有些意义。

抗击非典。2003年非典时候,新闻网不少人都坚守岗位,发布信息,编发文章,尽量保障大家的知情权。大家加班的也比较多,好像忙起来了,对SARS也没有那么多的恐惧。有那么几件事,就按时间顺序吧。一是我们发了篇抗击非典要加强舆论引导的文章,还获得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层级的重要批示,当时,宣传部夏文斌副部长还给我看了复印件。现在想起来,确实非常难得,确实是新闻网的重要荣誉。二是新闻网姚骏、钱江、吴敏和我,4位学生记者,以北大学生名义给温总理写了封信,得到了总理回信批示,校领导在全校大会上也宣读过,当时的印象是总理的话确实鼓舞人心,总理的字确实大气耐看,可惜自己也没有留下复印件以作纪念,甚为遗憾。三是新闻网好几位记者共同参与了宣传部主编的《非凡》一书,收录了不少文章,很多都是新闻网的原创,我个人还写了书的后记初稿。

《信息周刊》。为了直观化新闻网的成果,拓展新闻服务的方式,新闻网还创办了《北大信息周刊》,主要是把新闻网上编发的重要新闻、信息、人物等文章汇编起来,每周一期,劳动量非常大,主要是赵、姚两人在辛苦地工作,我也参与过一些。学校领导、院系和部门很多还是很喜欢《信息周刊》的。到四川上班后,屡次搬家,扔了不少书,但一厚摞《信息周刊》还是没有舍得丢一本。那一本本《信息周刊》,尽管外表朴素甚至简陋,尽管里面的信息早已陈旧,但却是新闻网一步步历程的缩影。每每看见躺在书架顶端的《信息周刊》,赵、姚端坐办公室加班编辑汇总、弯腰清点分发的样子,总是挥之不去。

最后,祝福大家!祝福所有在新闻网工作过的老师和同学!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