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的冬

前海与后海相连,合称什刹海,据说是以前附近有十座古刹的缘故。

什刹海的白天是和缓而凝滞的,特别又逢上一个天气不大晴朗的清晨。寒风嗖嗖地吹,结冰的湖面上搁浅着一窝窝晶亮的水。滑冰的人还没有来,这薄冰大抵也是站不住人的。

街上卖冰糖葫芦的、烤地瓜的、煮梨汤的、卖烤冷面和煎饼果子的,都无人问津,满目萧索。只有人力车夫裹着黑夹袄,呼呼拉着车,嘘嘘吹着热气。

我渐行渐冷,终于叫了一辆人力车坐上。车夫愉快地跑起路来。

老宅子、窄巷子、旧胡同;张家长,李家短;晚清民国私家的四合院如何在解放后变成贫民的大杂院;某位贝勒爷如何好赌成性风流浪荡以至于变卖祖业;某个将军如何沉迷太极拳在湖边立起张三丰的雕像;画家的故居、诗人的雅集、元帅的官邸……车夫用夹带京味儿的东北腔绘声绘色地讲着,如此津津有味,仿佛他曾亲身经历过,抑或他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

他脚底生风,身边的空气转热。他鼻孔里喷着热气,似乎为能讲述这些辉煌的故事而骄傲。沸腾的热气在他的全身滚滚流过,热气还未及我便已冷去。

这让我更冷,不禁打起寒颤。我穿着羽绒衣,膝上盖着他预备好的棉毯子,冷风仍然轻易钻进来,寒意沁骨。

车夫脚力很好,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您要下来去看看老北京四合院吗?”

看出我的犹豫,他接着说:“不贵,五十元一个人。”他狡黠而恳求的目光落在我身上,让我浑身不舒服。

几个车夫在一所院落门口摆了一张破旧的小桌子,挪来一个歪斜的石墩当椅子。一个人见客人走来,翻开账本准备勾画。另一个人把我拦腰挡住,指着门上的红条儿“无票免进”,斜视着我。

我感觉遭到了合谋。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室内陈设——先前的好奇与兴趣烟消云散,我转身离开。

走到湖边,有人在放风筝。风筝是京燕子造型,只有手巴掌大小,在高过头顶的半空中,拖着尾巴,悠悠地飘。

放风筝的人手中的丝线细极了,仿佛随时都要断去。

唔,冬天果然来了。

编辑: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