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大学记忆

某某人保研了,某某人出国了,某某人去了哪个报社,某某人跳槽了,某某人结婚了……

因为总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各种新闻网人的消息,很多老人的光辉事迹都是从我这传出去的,所以常常被人戏谑为是新闻网的“消息中转站”。作为一个2005年加入新闻网,先后在新闻网做过学生记者、做过编辑、带过记者团的人,早已不是新生一代,但在前辈跟前又算不上老人,唯一自豪的是,承前启后,做了一条连接前后的纽带。

从未名湖畔一隅的红一楼到老法学楼一层,到偏远的资源西楼,最后辗转回到已经更名为理科五号楼的老法学楼,在北大七年,我的六年时光是在新闻网度过的,大学的记忆里深深地印刻着新闻网的烙印。学习、工作、生活,这6/7的大学记忆是如此弥足珍贵。

记忆中的那些人

燕园的夏天,记忆是潮湿的。在好几年以后,我都常常想起,2007年的夏天,送走了徐丹、松果、万小龙这一批人。在新闻网每年度的毕业生欢送酒会回来后,两眼汪汪,都是眷恋和不舍。在静园草坪上,我们一大伙人席地而坐,喝酒,唱歌,讲笑话,说往事,谈人生,最后从宿舍搬了被子,一伙人在带着凉气的草地上躺了一夜。

第三天,送走他们后,我一个人在宿舍,每每想起分别,眼泪就不由得落下来。没有任何矫情,这是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毕业”和“离开”,曾经并肩作战,曾经互诉衷肠的朋友们最后走出这个校园的时候,那种孤零零的感觉让人无比辛酸和难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理并不是不懂,每年的毕业生欢送的时候,却依然难过与不舍。在一起的时光镌刻出的是“阶级情谊”,也是整个新闻网持久的战斗力。那些名字,留在心底深处,偶尔拿出来跟现在的新记者们“炫一炫”。

杨晓华老师,虽然在新闻网搬到以“诗意地栖居”著称的“风入松”书店楼上后就离开了新闻网,但是我一直觉得杨老师的生活是诗意的。从中秋节那天第一次面试时候让我背古诗,到在绍兴陆游故居沈园石壁前迎着淅淅小雨吟念千古名作《钗头凤》差点抢了导游饭碗,从每年迎新大会上极富有感染力、以至于让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的发言,到每次活动的保留节目——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舒婷的《致橡树》,记忆中的杨老师总是充满热情,浑身焕发着艺术气息。

刘静老师,在我们这批人进入新闻网的时候,她刚从人大新闻系研究生毕业,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静姐姐”。六年了,我从学生记者变为新闻网的工作人员又重新回到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静姐姐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姑娘到新闻网负责老师,中间经历嫁人、生子、读博,结下的友情和对新闻网的感情却一直没变。在整个大学阶段,她对我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很多时候,我甚至都觉得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

还有推荐我去《中国青年报》实习最终让那段实习生活成为我大学记忆中最灿烂的一段的商老师,还有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照顾我、像母亲一样关心每个学生记者的女杨老师,还有琬微姐、君扬师兄,还有后来的云超、李娜、亮亮……

几年以后,在06、07、08级孩子们的笔下,发现自己也开始成为故事中那群可爱的人之一。

2008年本科毕业后,我留在新闻网工作,从琬微姐那接手记者团,成为约莫四五十人的记者团的“指导老师”。虽然之前也曾经做过记者团的团长,但工作后才知道,这还是两码事。

带了一年的记者团,是我大学以来最辛苦也最欢乐的时光。当时的记者团团长是何瑫,总的来说,我们的配合是相当默契的。我毫不讳言,何瑫身上也有一些缺点,但却是非常能干、肯干,充满理想和霸气的厉害人物,这从他后来所供职的《中国青年报》老师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我们一起在培训、例会制度、电子刊物、内刊、内部管理等许多方面都作出了尝试和创新。至今还记得第一届助理学校风采展示的时候,在办公室熬夜做电子书,最后捧回了一等奖的奖杯,记得一起做展板、海报,跑到柏拉图取文化衫。一次次工作、学习上的谈话,我总是批评他的高调,一向不服气的他竟也默默接受。现在想来,扼杀这种年轻的激情是不是对的,但那段合作共事的时光却在记忆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至今天我们还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那一年,记者团的主力是07级学生。无论是从工作角度还是私人感情角度说,我觉得这是记者团那么多年来成长最为整齐、整体上最为优异的一届学生。总是从容、淡定、得体,被我“骗”进新闻网的师妹俞海萍,做事永远让人放心的沈叶,超级萝莉可爱的王磬,曾经几次促膝长谈的王焱,总是很欢乐的一涵,沉默却冷笑话不断的孟时光……

在资源西楼2216,我们一起留下了太多回忆:

曾经因为开例会太晚被楼下保安锁在楼里,在楼道大喊无效后,定了南门鸡翅的外卖借送外卖的人敲醒保安;曾经因为第一期内刊的排版和校对,一起在办公室熬了好多个晚上;曾经因为各个部门专题报道的选题争得面红耳赤……

推开记忆的门/身后往事一幕幕一幕幕/似幻似真/有悲有喜/有爱有恨/酸酸甜甜消磨了青春……

像歌中所唱到的,在青春的尾巴上,碰到了你们,留下了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忆。

记忆中的那些事

有一次搬家收拾东西时候,意外翻到一张制作精美的折页纸:正面是行程安排,背面是绍兴的小桥流水和乌篷船。

就想起了新闻网的第一次暑期实践。2006年7月,进入新闻网不满一年时候,我做了一件很具有挑战意义的事情——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走进新绍兴,寻访老校长”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间联系、确认的各种艰辛和委屈现在大概都不记得了,留在记忆里的只有那些欢乐和沉思。那是新闻网唯一一次有好几位老师一起参与的暑期实践。在出了何燮侯、蔡元培、蒋梦麟、马寅初四位北大老校长的绍兴,我们走访各类故居实地调查,到山区县看农村建设,下工厂看绍兴新发展。在年久失修的蒋梦麟故居,在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在蔡元培广场,对于北大先辈的感情,在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文化底蕴中,散发凝结为对学校的自豪和对团队的认可。在我的家乡,那是我真正融入新闻网的开始。

后来的记忆就逐渐丰富了:每一次战斗力极其强盛、号称“只要女生多就更要多点米饭”的聚餐,一年一度大规模的新闻拉练赛一样的“北京论坛”,足迹遍及北海、桃源仙谷、八大处、798艺术工厂等的春游、秋游,新闻网历史上的第一次民主竞选记者团团长,以新闻网为参赛单位并获得一等奖的挑战杯学术竞赛,在陈宝剑老师的指导下修改了无数遍的“燕萱”评论员文章……

一直觉得庆幸的是,以两种身份待在新闻网,没有错过新闻网发展中的那些大事,也没有错过记者团生活带来的各种欢乐。更幸运的是,作为新闻系的学生,见证并亲身经历了很多北大发展中的历史性时刻,也因为新闻网而获得了更多与学者、大师交流的机会。

每一篇稿子背后,都留下了一个或者很多个故事。本科时候一度成为新闻网的“发稿大王”,也珍藏了好几个写满采访记录的笔记本,可惜后来在毕业搬家时候都丢失了,但那些经历和故事却都留在心中。

时间在指缝中流过,当年红一楼下胆怯犹豫的大二学生犹在眼前,转眼,2010级的学生们都已经成为新闻网记者团的主力,于是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成为“老人”了。

十年并不长,但当这段十年的历史你参与了其中的六年的时候,不禁生出异样的情愫。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是新闻网的孩子,最调皮最不懂事的时候来到这里慢慢长大。有时候,我又觉得新闻网才是我们的孩子,看着她,一点一点,慢慢地长大。十年的门槛上,感谢和祝福一样多,惟愿越走越好,散落在四海的新闻网的孩子们,十年后再来相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