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作伴 青春无悔:记北大赛艇队

北大赛艇队,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队员们却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也是一群大男孩——

这群意气风发的男孩,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他们选择在碧波上追寻他们的梦想。

这群魅力四射的男孩,清澈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坚毅,健壮的体格渗透出的是力量,黝黑的皮肤散发出的是阳光的清香。

这群刚烈倔强的男孩,抱着“北大是最强”的信念,用他们的汗水捍卫着北大的荣誉,用骄人的成绩为北大创造着辉煌。

正是这群男孩,在前不久进行的“厦门国贸杯”海峡两岸高校赛艇挑战赛暨“北大—清华赛艇邀请赛”中奋力拼搏,夺得冠军。

不到十分钟的比赛,仅仅两秒的优势;胜利背后有着多少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十一”期间,北大赛艇队赴延庆集训十二天。记者应邀随赛艇队来到延庆妫水河畔,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训练生活,用文字写下心中的感动。

“一帮大老爷们,每天累得跟狗似的”

赛艇队集训的基地在延庆妫水河的上游。河道两岸郁郁葱葱,水面上的野鸭悠闲地游弋,渔船夫妻忙着撒网,偶尔还会有水鸟掠过。这边,红色艇身在水上划出层层涟漪,水花在船桨四周跳跃,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眼前的场景如风景画般秀丽。

<v:imagedata

在普通人看来,泛舟于这样秀丽的湖面上是再美不过的享受了;而这对于这些队员来说,可不是享受那样简单了。“再美的风景,天天对着它,也会没有感觉,也会觉得单调和乏味。”这是赛艇队员的话。赛艇是一项对耐力和力量都有很高要求的运动。每一桨都要用上全部的力量,从最佳的角度划出去,这样才能达到最快的速度;让船持续快速地前进还需要队员们有足够的耐力。

光有水上的技术还是不够的,队员们还要接受跑步、测功仪等素质训练。在四百米的跑道上跑二三十圈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很多队员的手上长了老茧,脚上也磨出了水泡。桨手们说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水泡还没有愈合便又磨出了新的,时间久了,就结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

日复一日的训练让队员们变得结实,变得健壮,更让他们学会了坚毅,学会了刚强,学会了相互的关怀。二十圈跑完之后,他们躺在草地上,很安静的休息,相互做些简单的按摩来缓解疲惫。

<v:imagedata

每一次训练都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但枯燥的训练并没有消磨他们的激情。对于他们来说,最初对赛艇的好奇已经在训练中升华成了对这项运动的深深的眷恋和依赖。

“训练第一,学习第二,其他第三”,这样有些偏激却朴素的言语却是赛艇队员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在学校,他们每天下午都要训练。除了星期天的半天,一周就没有其它休息的时间了。如此紧张的训练生活,他们还必须完成自己的学业。因为训练而耽误的学习,他们都会尽力补回来。训练的空余时间,有的队员冲完澡后就抱起一本书看了起来。当被问到今年大几的时候,有人很不好意思地回答“大五”了——训练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很多人学分修不完,只能延长一年时间毕业。
 
队员刘子玉“十一”假期报了新东方,想好好补习一下英语,但为了延庆的集训,他不得不放弃已经交了钱的英语班。他说:“在赛艇队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牺牲,所以我已经习惯了,而且还倍儿享受。”

“三年来我在家的时间一共只有二十天左右,平均每年连七天都不到,还不包括来回30多小时的火车的时间,我们大家都差不多,没怎么在家过过春节。”桨手张亨全告诉记者。

赛艇队每年都要集训,假期也不例外,平均每年只能回一次家。就像这次“十一”,在其他同学计划着自己丰富的假期生活的时候,他们却早早地来到延庆训练。

“想家了怎么办?”记者问。

“为了训练,为了比赛,就这样呗。”声音小小的,从不同的地方一起传过来。

赛艇队的所有兄弟们……

“有一种归属感,属于赛艇队。”桨手刘子玉如是说。

在个体观念强烈的大学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个让自己产生归属感的集体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毕竟,这种青春作伴的感觉是值得让每一个年轻人珍惜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群大学生能有一半的时间在校园里度过就算不错了,他们大学生活的大部分就是训练、比赛,比赛、训练。朝夕相处中,队员们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朋友之谊,兄弟之情。

<v:imagedata

<v:imagedata

队员刘子玉用朴实的几句话表达了兄弟们在一起的日子:“在我们为即将到来的比赛一起训练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都想赢。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一种共患难的感觉,心特别齐。”

“大哥”高立存今年已是大四,因为为人朴实憨厚,大家都叫他大哥。他说还希望能在赛艇队多呆几年,“不图什么,而是喜欢和大家在一起风雨同舟的感觉”。

由于回家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多少个应该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是兄弟们一起度过的,就拿这次国庆期间的中秋节来说,队员们与教练一起吃了一顿热腾腾的涮羊肉,而留给家人和朋友的,只能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

中秋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桨手张亨全在校内网的日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虽然从上大学到现在几乎所有的节日(包括春节)都没能回家过/不过在队里归属感还是挺强的/一群哥们能如此的在一起奋斗几年/等将来回忆起来该是多么幸福

朱晔,北大赛艇队舵手,舟行水上,他就是不折不扣的指挥官。今年9月,奥运舵手选拔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朱晔第一个报名,成为北大师生关注的焦点。其实,在赛艇队的兄弟们看来,朱晔更是一个称职的“勤务兵”。

<v:imagedata

陆上训练的时候,朱晔看起来就很“轻松”了,桨手们做着各种素质训练,朱晔则和教练站在一起,给队友们加油,送水。

      在休息时的谈话中,记者得知,原来此时“轻松”的舵手也一样有着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五十五公斤——这是国家规定的舵手的体重(对于桨手没有体重的限制),比赛的时候,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对赛艇的前进就增大了阻力。

为了保持体重,朱晔吃了不少苦头。不吃饭,腰上裹紧保鲜膜,围着四百米的标准跑道跑上四十圈——这就是朱晔的减肥方式;有的时候,还要吃泻药。

队友们开玩笑说:“没办法,他太重了我们拉不动他呀。”

朱晔是一个内向的人,赛艇队孙教练对记者说,可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人品上,小伙子们都是很服他的。

小伙子们也说,朱晔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办事想得非常周到,平时为大家忙碌着,兄弟们都非常感谢他。

提到奥运舵手的选拔,队员们坚信朱晔一定能行的:“我们都支持他!”

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离不开队员们的汗水,更离不开教练的日夜操劳。

<v:imagedata

赛艇队的主教练吴卫平是原国家队的主教练,是一位为国家赛艇队创造过辉煌的传奇人物。北大赛艇队在他的指导下,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吴教练的外表看起来十分冷酷,他总是带着一幅墨镜,一副很严厉的样子,甚至吃饭的时候,吴教练也戴着墨镜。记者忍不住问他,吴教练幽默地解释说不是他装酷,从自己十几岁做专业运动员开始就在水上训练,那个时候条件不好,没有墨镜可以带,水面上强烈的反射光给眼睛造成了伤害;现在很怕光,只要光线稍稍强一点,他就会流出眼泪。

“其实,他的心可软了,对我们非常好。”队员们告诉记者,吴指导墨镜后面有一颗滚烫的心。

10月2号下午,就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这天训练结束,吴教练下令队员们靠岸、卸船后,对记者说:“我们去向渔民买几条鱼,晚上给大家改善伙食。”说完朝着捕鱼船驶去。

可不曾想,快艇驶进了撒网的区域,和渔民搭话没两句,却发现渔网已经绞上了快艇的马达,一番周折之后才得以挣脱。

晚饭的时候,老吴和队员们说:“鱼没买到,自己反倒成了别人网中的鱼。”队员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另一位教练孙伟是原上海队教练,在北大赛艇队,他除了负责队员们的训练以外,还负责队员们的饮食起居。他总是利用有限的资金让队员们吃好、住好,每顿饭都是他亲自点菜,保证队员们的营养均衡、体力充沛。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忙前忙后,给这个夹菜,给那个夹饭,等大家都吃完了,他才拿起自己的筷子。

谈起这些队员,孙教练说最怕他们在比赛胜利之后骄傲,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言语中流露出对小伙子们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为了北大,我们不能输”

赛艇队最重要的赛事可以说是一年一度的“北大清华百年赛艇对抗赛”。在队员们的眼中,除了赢得冠军,就是输。所以,一到比赛,所有的队员都卯足了劲儿。

今年9月2日,北大赛艇队在 “厦门国贸杯”海峡两岸高校赛艇挑战赛暨“北大—清华赛艇邀请赛”中夺得冠军后,有的队员兴奋得跳进了水中。

“在学校给予我机会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我该怎么做了。我爱赛艇队,我要努力;我要比赛,我要为北大赢得到荣誉!”

赛艇队的队员大多是体育特长生,因为赛艇而来到北大的他们时刻想着努力拼搏,为北大赢得荣誉。“大哥”高立存对我们说,他曾经因为训练没太大进步而哭过,“不好好训练就是对不起教练,对不起学校”。

 “为了北大,我们不能输。”这是队员们共同的心声。

 当得知在北京赛区“奥运舵手”选拔启动仪式上,赛艇队要在未名湖上进行了演示时,每一个队员都激动万分。在博雅塔下未名湖上划艇,这是很多队员从大一就有的梦想。

“虽然几桨就到头了,但我觉得很有意义。到时候我要多照些照片,我将把它挂在若干年后我家的墙壁上。”身为一个北大人的光荣,在未名湖的碧波中和队员们灿烂笑容间迸发出来。

“大哥”高立存说,喜欢为了北大拼搏奋斗,报答教练,报答学校。而这,是每一名队员的心声,“既然来到赛艇队,就要努力,就要拼搏”。

赛艇队的王琦同学在他的文章《北大赛艇我的爱》中这样写到——有人说,人生像是在作画,每天都添一笔;有人说,人生像是在书写历史,每天都编写一页。其实,无论是作画,还是创造历史,重要的是谁画的画好看,谁写的历史精彩,那么谁就活得有价值。

这里,已经超出了简单的胜负与输赢了,而是一种对青春与梦想全副身心的经历、体验和追求;这里,也更超出了激情和冲动之下的尝试与过瘾,而是一种升化为“事业”的慷慨之途。还是用队员们的另一段日记来为他们的付出做注脚吧:

一直在向往一种归属感 也一直在寻找一种归属感……

在赛艇队里 我真正找到了这种归属感

记得刚进队的时候 我真的无法说服自己呆在这里

 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一帮大老爷们 每天累得跟狗似的

每个学期只有2个月在学校 其他时间除了训练就是训练

其实我知道 我们都在忍受身体和心灵上的折磨

 我知道 我们很多人都在没有人的地方潸然泪下……

只有放手一拼 而且毫无余地可言 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来自所有人的压力 那种对胜利的渴望 那种对失败的无奈

经历过磨难的感情才是最真实的

9月2日,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我们终于胜利了!

那是一种无比的解脱感 很奇怪 从那天开始 我回忆起我们大家一起走过的路

我发现 真正的归属感原来在这里……

也许我们都会在以后各奔东西 但这段回忆却永远不能泯灭

那段大家互相安慰 互相鼓励 一同胜利的日子……

真的学会了很多 在赛艇队……

就是这样群天天和跑道、训练场、测功仪、赛艇打交道的小伙子,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追寻着梦想。

他们身上承担的,是他们的梦想,是北大的荣誉;他们留给我们的,是无比的骄傲和难以忘怀的感动。

而在这其中,每一位赛艇队队员都经受了磨炼,经历了成长,也给自己留下了最珍贵的记忆。

青春和梦想并行的岁月里,他们正书写着无比绚丽的人生华章。

<v:imagedata

<v:imagedata

<v:imagedata

<v:imagedata

编后语:

“北大”,让赛艇队拥有高端的地位和崇高的使命感;赛艇队,又让北京大学多了灵动和激情,为北大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油彩,一串跳跃的音符。

一年一度的名校赛艇对抗赛牵动着每一位北大师生的心,那时,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里积攒许久的凝聚和欢愉之情,随着战鼓的擂响声而奔腾,随着赛艇队的划桨拨动而来回撞击,随着队员们胜利的呐喊而共鸣!

赛艇队,北大因你更精彩!赛艇队,北大为你而自豪!

那么,就请记住这个光荣的集体吧:北大赛艇队;就请再一次默念这群带给我们期待与欢乐可爱男孩们的名字吧:朱晔、李锐、高立存、朱利斯、张瑞、张亨全、关磊、刘子玉、陈国栋、黄鑫、王琦……

摄影:田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