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系列活动:马忆南教授解读《克莱默夫妇》:家庭生活应避免刻板角色

“安娜,不要走,这是为什么?我做错什么了?”

“对不起,是我的错!但如果我不走,我怕哪一天我会从这里跳下去。”

这是《克莱默夫妇》开头的一段对白。女主角乔安娜克制住眼中的泪,抛夫弃子,离家出走。一个完整的家庭就此破裂。这是为什么?

北京大学法学院马忆南教授解释说:“社会中存在的对父亲、对母亲的刻板印象使得丈夫只能在外拼命挣钱养家,而妻子则成为家庭主妇,做家务,照顾孩子和丈夫,被局限于狭小的家庭之中,失去自我。这其实是对男女两性的共同伤害,也是各种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印象我们并不陌生。“男儿有泪不轻弹”是对男性坚强性格的一种强求。而小鸟依人、温柔贤淑则是大多数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影片拍摄于上世界70年代的美国,这样的刻板印象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男女两性之间不能混淆,也不能逾越。乔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辛苦操持家务8年,以至于最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而丈夫泰勒也因为要照顾孩子,耽误了自己的事业。

70年代的美国,是处于社会变革之中的美国。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离婚率不断攀升,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儿童和青少年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女权运动风起云涌,女权主义已经从运动领域渗透到实践领域,对立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影片“凝聚了当时的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一对夫妇的家庭矛盾,围绕着离婚、孩子监护权等问题,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

在谈到如何解决类似克莱默夫妇这样的家庭纠纷时,马教授强调:“要解决像克莱默夫妇这样的家庭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破除社会刻板印象的束缚,夫妇合理分工,共同经营家庭。”丈夫要体谅妻子操持家务的辛劳,妻子也要体谅丈夫在外拼博的艰辛;丈夫有空时要帮妻子做做家务,妻子也可以出外谋职,为丈夫为家庭减轻财政负担。谁主内,谁主外,不应该简单地由性别来决定,而应该看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双方合理分工,共同努力,相互体谅和关怀,这样就能营造一个非常幸福温馨的家庭。

作为今年光棍节的活动之一,讲座之后,由马忆南教授随机抽取了10位幸运者,每位幸运者将获得11月11日欢乐谷门票一张。

影片简介

《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

1979年摄于美国,最经典的家庭伦理片,第53届奥斯九项提名,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五项大奖。美国家庭的破裂是司空见惯的随意事,离婚的丈夫、离婚的妻子和孤独的孩子比比皆是。《克莱默夫妇》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是用男的不忠、女的不贞之类的俗套来表现家庭之内的对垒。

编辑:君扬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