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动员培训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11月23日上午,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动员培训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处长吴爱华解读如何在高校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安钰峰、教务部部长傅绥燕、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杨爱民、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侯士敏、工学院副院长朱怀球、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靖、校团委副书记闫立佳、财务部副部长王秀莉、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兴明及院系、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

培训现场

吴爱华指出,中国“互联网+”大赛不仅仅是一个比赛。随着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年轻人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创新,因此要用比赛来推动年轻人学习。他表示,教育部组织比赛的根本目的是推进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未来是一个创新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学习技术的变化。高校,尤其是北大,更加需要培养能够创新产业技术的毕业生,培养能够带领人类走向未来的毕业生。吴爱华希望创业团队能够在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之后继续存活下来,让技术真正变成产业成长壮大。北大的学生不缺资源,但是要试着将这些资源结合起来,投向未来,投向基础创新,投向真正代表未来方向的领域。因此,比赛的重点不应该是如何准备PPT,其基础和最终目的还是在教育、在理念的创新、在人才培养的改革。

吴爱华作培训

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在2018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到全国,在国际层面,要提高中国的竞争力,没有制造力是不行的,要解决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问题里面的科学问题,关键还是在人才。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在过程中体现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的要求,加强到意识精神上,体现在环境中。吴爱华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做了系统的安排,综合改革整个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师生思想意识的改变。

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也做了布局,但是关键问题还是如何真正做到位,如何让学生彻底从听课应试的传统壳子中走出来,进入到内涵培养,将每个环节都努力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率先实现四个方面的创新:要将兴趣驱动的学习和使命驱动的学习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兴趣转化为历史使命、历史责任感,实现技术的长效研究创新;要立足产业最前沿,结合大学资源;掌握时代的主动权,从战略相持阶段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要实现大学专业整合、资源协调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兼顾好学校利益和师生利益。

当前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无资金、无人脉、无经验的“三无”劣势,大学应当主动思考如何弥补这些劣势,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同时对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绝不仅仅是一时兴趣,而需要持之以恒,需要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只有将这些红色精神的内涵传递给下一代人,他们才能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吴爱华表示,明年希望能够在更大的国际平台上听到北大人响亮的声音,看到北大师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安钰峰作会议总结。他表示,当前国家对创新创业高度重视,北大不仅要将教学做好,更要将科研方面的成果努力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的成果,要让老百姓能够从科研成果的转化中得到实惠,这是全体北大人的目标。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主办,到场人数共计70人。北大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国际合作部、研究生院、就业服务中心、校友工作办公室等单位,以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等院系相关负责人参加。

据了解,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基地是国家级示范基地。北京大学将以本次动员培训为起点,调动、联合各部门,陆续推出各种讲座,充分发挥科技开发、人事教学等各方面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展示北大实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