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迎新】资助体系拓展纵深 让每个学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

8月17日,北京大学迎新绿色通道迎来了2019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每一位新生来到工作台前,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迎新礼包,在绿色通道的展板前留影,开启燕园时光。

绿色通道现场

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一站式资助服务。学生资助中心、财务部等单位现场办公,学生可以快捷、便利地办理借款、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手续。迎新礼包内包含30余样生活物资,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17日当天,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来到迎新绿色通道,与报到新生亲切交流,并慰问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校党委副书记安钰峰,副校长龚旗煌、陈宝剑,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

邱水平视察绿色通道

郝平查看爱心礼包

今年是北京大学绿色通道开设的第20个年头,它是学生资助中心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第一个站点,从招生录取、报到就学,到在校求学、毕业就业,北大的资助工作体系将全程陪伴学生成长,并从思想引领、学业辅导、职业规划、心理支持到生活关照,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提供全方位帮助。2019年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稳中求变,开拓创新,经济资助与成才支持并举,不仅不让一个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尊严地完成学业。

精准帮扶隐形资助

绿色通道并非只指报到当天的现场,从每年六月录取工作开始,北大便开始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保驾护航,“迎新日”前移扩展为“迎新季”,政策和关爱早早送到学生手中。

资助体系提早宣传。录取通知书未到,北大资助政策已至。资助与招生同步推进,每位招生工作者都是资助政策宣传员。在高考结束后,学生资助中心就为招生工作者进行了资助政策体系培训,请他们把资助政策带给高中毕业生。暑期学生资助工作咨询热线400电话提前开通,随时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紧扣政策创新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不再要求新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上提供村镇、街道的盖章。今年暑期,学生资助中心在计算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改变以往学生邮寄纸质申请表的方式,开发了“PKU经济情况调查”微信小程序,直接面向2019级本科生采集家庭经济情况信息,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新生而言,方式的改变一方面简化了申请经济资助的手续,提供更多便利;另一方面强化了对新生的诚信教育,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根据调查结果,资助中心较为全面地掌握了2019级本科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与招生办公室数据联动,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动员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和筑梦计划的学生申请经济资助。资助初评完成后,工作人员详细告知获评同学迎新入学报到时可获得的各种资助,了解新生当前情况与需求,使同学们打消顾虑,安心入学。

燕园关爱提前保障。学生还未入学,助学金已发到学生手中。设立于2010年的燕园关爱助学金,能够帮助1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新生解决路费和报到初期的基本生活费。重点资助建档立卡户、孤残优烈、低保家庭及遭受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今年的燕园关爱助学金也已在入学前发给学生,用于购买车票和入学生活用品。对于媒体报道的寒门学子,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到本人了解情况,并为有需求的困难同学提供帮助。

临时困难应助尽助。临时困难补助是学生资助中心经济资助中的的重要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如果遇到突发性、临时性困难,随时有需要,随时申请,工作流程便捷,确保补助资金可以尽快到位。近期多地遭遇台风暴雨灾害,学生资助中心联合院系资助工作人员排查相关地区学生情况,为因受灾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

人文关怀隐形资助。迎新礼包内包括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购书卡、游泳卡、上网卡、百周年讲堂电影券等各项物资,为了保护同学的隐私和自尊,所有物资都特意采购了多种款式和样式,避免被辨识,并放进不同样式的拉杆箱中,外表没有任何统一标识。在日常工作中,学生资助中心也始终注重隐形资助的人文关怀,一定范围内取消家庭经济困难生名单公示,严格保护学生个人隐私,避免标签化处理;不宣传资助典型,公开报道中不透露学生真实姓名和正面照片,真正做到潜心育人,润物无声,维护学生尊严。

品牌项目成才支持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理念已实现从基础保障型向发展引导型的拓展升级。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成才支持项目,助力学生成长。

“燕园领航”,爱心师长领路引航。中心邀请学校知名学者、校友和爱心人士担任受助学生的燕园领航导师,提供学业发展、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他们的人生经历给新生以启迪和激励。

“优才拓展”,突出实践育人成效。在“优才拓展”项目中,受助学生自主策划,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宣讲资助政策、开展志愿服务、参访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等。服务学习,厚植公益情怀。例如陕西团前往白水县的一所乡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团队成员为当地学生授课,讲述个人成长经验,传递丰富知识与青春力量,引导学生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扩大范围,强化融合育人。学生资助中心在自行组建实践团队的基础上,开展优才拓展个人立项。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放资助,针对参加院系、团委等单位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或自发组织的实践项目提供1000-2000元的资助。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入学校生活,融入学生团体,提升自信,共同成长。

“燕园翱翔”,接轨国际开拓视野。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支持受资助学生组织境外研学团开展为期五至七天的参访活动,2018-2019学年组建香港、俄罗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支团队;另一部分是支持受资助学生前往境外地区进行为期一至六个月的交换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本年度增设燕园翱翔奖学金,为获得出国出境交换机会的同学提供经济支持。一时的经济问题不应成为放眼世界的阻碍,学生资助中心愿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脚下垫一块砖,出一份力,助同学们走出国门,放眼未来。

拓展纵深体系创新

“燕园起航”初见成效。上一学年,学生资助中心面向2018级本科生生特别开展“燕园起航”计划,一年来工作成效凸显,受到学生和各院系老师的广泛认可。绝大多数2018级受助学生与“燕园起航”导师建立了稳定的信任关系,学生活动参与率、参加初级党课人数比例显著提升。

起航计划以学生成长需求为核心,提供全过程成长保障。学生资助中心将2018级全体受资助学生按照学科、地域混合编组,根据导师自身学科背景并避开导师所在院系的原则为每组配备一名导师,旨在实现院系资助工作经办人和起航导师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交叉覆盖,确保无死角。导师与所有2018级受助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度谈话,并为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学生资助中心在中秋、国庆、冬至、元旦、元宵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学生活动,建立情感联系,搭建成长平台。起航计划还创立“一餐一会”活动,每周邀请20名新生与燕园起航导师以午餐会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解决入学以来遇到的新问题和大困难。2019年春季学期,“燕园起航”计划按照学生个人兴趣成立十个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这里自主完成线上、线下“打卡”任务,互相分享学习成果,实现朋辈成长。

2019年“燕园起航”计划将再度出发,对上一学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不断对相关项目和活动进行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项目实施过程,通过更具针对性的导师制度和更具实效性的活动组织,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燕园,为他们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提供途径,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圆梦新一代”。

8月18日晚,资助政策宣讲会与起航导师见面会在理教207举行。学生资助中心各位老师结合自身负责模块介绍了资助工作的要点,并为8月过生日的同学准备了惊喜蛋糕。会后15位“燕园起航”导师分别与新生见面,相互熟悉,一同开启导师相伴教学相长的燕园时光。

学业辅导发展支持。学生资助中心在基础业务之外不断转变资助理念,紧扣学生需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基础相对薄弱状况,开展学业辅导,并将范围拓展到面向全校学生的学业发展支持。上一学年学生资助中心主导成立了北京大学学生发展支持(Student Development Support,简称SDS)项目组,致力于为北大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实用技能、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为学生发展助力。SDS项目组从大学生活的不同侧面解答学生疑惑,从大学生涯规划到学习节奏掌握,涵盖学生学习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学生在大学的各个阶段提供信息支持和专业指导。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保底线、促发展、助成长”。中心不断推动资助体系创新,经济资助与成才项目并举,底线保障与人文关怀并重,使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享有同等的机遇与更多的帮扶,真正在燕园有尊严地完成学业,无忧生活,自信成长。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