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洱:科研需要沉淀和机制创新

(陈佳洱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


中国得不得诺贝尔奖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能不能形成获得诺贝尔奖的土壤。创新在于自由争鸣、自由交流,要理顺竞争和互利共赢的关系,只讲竞争不讲互利共赢,其行不远。关键在政府,政府需要把握这个度。            ——陈佳洱

“对于科学家来讲,民生问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家本身生活条件的问题;二是科学家是科学的人生,与之关系密切的是科研环境的问题。”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对记者说。

他指出,国家已经注意到科学家的待遇问题,但是科学界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有的人很有钱,有的人却很贫寒,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虽然问题很复杂,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当前的评价体系。当前的评价体系没能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分配、增加自主创新成果的正面拉动作用”。

他认为,当前的评价体系过多关注短期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的多少,却不关注大型基础课题;过多关注科研专项的质量,却不关心是在怎样的基础上拿到的专项,不关心竞争起点是否相同。

他说,在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却在降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科技界一盘棋,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发挥各自优势,服务全国建设大局,这也是那个年代能够研制出“两弹一星”的体制环境。当前科技界明显缺乏大局意识,争项目、争资金愈演愈烈,甚至有个别人用项目中的钱为个人谋利益。

陈佳洱认为,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加速构建科研和谐环境、机制体制是根本问题。要提升核心价值理念,“科学家不要为了论文、为评估疲于奔命”。没有长期沉淀,做不出大成果。他说,王选从1974年开始研究激光照排,用了20年时间,依靠自己的奋斗、团队的奋斗以及北京大学的环境,才有成果的出现。“我当时也为他的项目到处跑。现在呢?每年大学都有排行榜,这样的环境,大学如何能沉下心搞研究呢?”

目前,国际一流大学被泛化,每个大学都在搞一流大学,消磨了自身的特色,导致大学之间竞争加剧,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需要政策的引导。

希望党和国家能深入地研究自主创新的环境问题。“中国得不得诺贝尔奖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能不能形成获得诺贝尔奖的土壤。创新在于自由争鸣、自由交流,要理顺竞争和互利共赢的关系,只讲竞争不讲互利共赢,其行不远。关键在政府,政府需要把握这个度”。  (作者:李壮)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编辑:尧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