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经济学家刘伟:中国经济能否续写奇迹?

回顾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百分之九以上的GDP年均经济增速,使中国一举完成了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初步小康的两个历史性阶段跨越。但由之而来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正在近年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争论,即中国经济奇迹能否延续?如果可以,这个奇迹还能延续多长时间?十七大召开前夕,中新社记者就此问题对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进行了专访。

“横看”中国经济奇迹

察人可以知己。在探讨中国经济奇迹问题时,刘伟认为首先应将目光扩展开去。

回顾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只有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出现过类似中国长期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在此过程中都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经济国际化,成功跻身新兴工业国家。

与之对比可以发现,同样是长时期的快速发展,但中国现在城市化水平仅为百分之四十三,尚不及百分之五十的世界平均水平;市场化仍在推进过程中,全球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尽管外资引进和对外贸易增长成绩亮眼,但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起步期;此外中国国民收入还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刘伟指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源于中国城乡在经济、体制以及教育领域内存在的较大二元差异。就当前中国经济实力而言,要想完成当年日、韩达到的“四化“程度,还需再保持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坏问题”背后的“好问题”

从辩证角度看,横向比较发现的这个“坏问题”,其背后也埋伏着一个“好问题”。刘伟认为,由于未完成的工业化中蕴涵着远未穷尽的内在发展需求,因此在不出现政治或其他重大事件影响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将有可能再高速发展二十多年。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重工重化阶段)的中国经济,其产生的投资需求将较以往大的多,这一经验在世界众多国家发展过程中均得到验证,因此会对经济产生巨大拉升。

其二,在经济得到拉动的同时,国民收入也将顺势增长。加之中国的人口还将持续扩张,因此存在一个“人口红利”问题,每年一千三、四百万新生儿拉动的消费需求十分巨大。

第三,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口保持了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对GDP的贡献率约两个百分点。从最保守的角度出发,即使今后受人民币汇率及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出现减半现象,那也足够拉动GDP一个百分点。

刘伟还指出,中国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也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拉动作用。

奇迹能否续写的关键

如何将“好问题”转变为现实,在刘伟看来,还需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要素量扩大转变为主要依靠要素效率提高来拉动经济增长”。

以当前汇率折算,中国GDP全球占比从大了讲不过百分之五,但其消耗的钢、电、铜、铝、石油、水泥等的比率则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五,更何况为之付出的环境代价。刘伟说,“按照上述指标等比例扩大的算法,中国完成工业化所需的资源不仅自身无法支撑,就算全世界也支撑不了。”一个最简单的推算,即可看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与迫切。

对于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刘伟强调“无论是经济整体的宏观效率、行业层面的中观效率抑或是企业层面的微观效率提升,都需以制度作为保障。”

据刘伟介绍,尽管中国曾在以往不同历史阶段,以不同用语谈及效率问题,但却因缺少制度保障而无法实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市场化程度尽管还待提高完善,但已远胜历史上其他时期。

刘伟表示,改革开放业已取得的伟大成就业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才是最根本的制度创新。因此,唯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方能带动包括技术在内的各种要素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中国经济奇迹的续写。
 

编辑:知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