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获两个国际臭氧层保护奖

2007年9月16日至9月21日,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国大会上,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世秋教授与全球45名科学、技术及政策专家一道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臭氧层保护20周年奖”("Twentieth Anniversary Ozone Protection Awards")。这表明,张世秋教授作为技术与经济评估专家组成员和多边基金增资特别工作组共同主席对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以及保护臭氧层的全球努力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大会期间,美国环保局从1990-2006年每年的“保护臭氧层奖”获奖者中,又选出部分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员,为其颁发了为庆祝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20周年的特别奖(2007 Best-of-the Best Awards),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唐孝炎院士和张世秋教授等因其对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的突出贡献而共同获得了该奖项。

这样,环境学院教授同时获得联合国和美国环保局两个大奖。由于北京大学以唐孝炎、张世秋、胡建信等为主的研究团队代表中国专家在实施该议定书的突出贡献,在过去几年内,获得一系列国际、国内环境组织的重要奖项。2004年唐孝炎、张世秋、胡建信等人获得中国国家环保局臭氧层保护金奖,2005年美国环保局“保护臭氧层奖”,2005年唐孝炎院士同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共13人一起获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颁发的“保护臭氧层公约”奖。

据了解,2007年9月16日是全球环境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式签署20周年的纪念日。“保护臭氧层奖”则由美国环保局于1990年创建,旨在“奖励全球在保护臭氧层、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方面发挥了卓越领导作用和作出杰出的科学和技术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编辑:尧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