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星系列报道之二十三:赵琳博——做好该做的事

2007年,在由美国数学学会、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美国国家安全局联合举办的第23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中,赵琳博、周帆、王国祯,三位来自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04级本科生,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连续性竞赛,凭借扎实的知识、独到的思维和严密的协作,在来自全世界12个国家的949支团队中脱颖而出,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等高校的其他13支团队同获特等奖。

当被问起刚刚获得的荣誉,赵琳博只是淡然一笑,显出了不寻常的谦和与淡定:“我们三个在参加比赛时从来就没去想能不能得奖——我们只是想把事情做好。”

参加比赛的日子

赵琳博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不少数学比赛,但美国大学生建模比赛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个。筹备比赛的初期,他与同样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的周帆、王国祯一拍即合,组成了参赛团队,“其实我们三个组队也没怎么刻意安排,只是考虑到三个人原来有过合作经历,彼此比较熟悉,所以很自然地就走到了一起。数学建模的工作量很大,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我们三个在性格上和研究上都有很好的互补性,一起工作时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我们的团队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基础。”谈起能力突出的团队和亲密无间的队友,赵琳博、周帆和王国祯都感触颇深。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一个现实指向的数学比赛,建模的宗旨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比赛中,赵琳博团队选择的题目是如何优化旅客登机方案。“之所以选择这一题目,是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地域差异,上手快。”问题选定后,团队便开始了紧张的建模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方案,团队内部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王国祯理论数学基础较深厚,主要负责数学模型的设计工作;赵琳博负责将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周帆负责最后报告的写作。三个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开展工作,在遇到重要问题时,则三个人共同讨论决策。谈起团队的分工,三人不无自豪地说:“可以说,我们在内部协调和工作效率上已经不输于任何美国一流大学的团队了。”团队分工明确后,等待他们的是连续四天的艰苦奋战。“当时每天只睡两个多小时,但竟然一点不觉得困——主要是因为精神老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说实话,那四天是我有生以来最累的四天。”赵琳博回忆道。

当被问到是什么激励着团队克服困难、连续拼搏时,赵琳博朴实地笑了笑:“当时也没时间想什么别的东西,就是一门心思想把这件事做好,想让别的学校觉得北大不差。”正是靠着这种朴素而又坚定的信念,他们在强手如林的建模比赛中一路披荆斩棘,向世界展现了北大人过硬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又一次在国际比赛中证明了北大的实力。

成长之路

赵琳博来自四川,巴山蜀水中长大的他从小就与各种竞赛为伴。高中时,赵琳博来到了北京,进入了北大附中全国理科实验班学习。赵琳博对自己要求始终十分严格。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后,他更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采访中,赵琳博不止一次感叹:“我感觉北大的资源太难得了,假如不在这四年里多学一点东西,多做一点研究,我会遗憾终生。”

出于对经济学的兴趣,赵琳博在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还选修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双学位。“有些同学感觉大学的课业压力比高考时还重,我觉得这很正常——大学本科就应该是人一生中获取最多知识的时期。同时,现代社会也更需要‘学究’式的人才,我们得朝这个目标努力。”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赵琳博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学习,连最基本的任务都做不好的人,其他事情就更难做好了。”

谈到自己在大学期间取得的成绩,赵琳博非常感谢学院对他的帮助,“我们学院在支持本科生学术科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支持,本科生只要对科研有兴趣都能找到很好的机会。”而对于本科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的问题,赵琳博则有着它自己的理解,“课外科研的经历会让我们的本科生活更充实,更有价值。本科生科研的目的不在于做出什么杰出的成果,而是为本科生提供一个接触科研的平台,这是和日常学习有很大不同的。”效率,是采访中赵琳博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正是这种对效率的重视与敏感,使赵琳博在不同的学科间游刃有余;也正是这种对效率的重视与敏感,使赵琳博在北大的四年格外充实。

采访结束时,赵琳博为师弟师妹建言:“好好珍惜北大提供给我们的一流的教学资源,努力学习,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机会自然会来找你。”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