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榜样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之刘增:行者无疆,青春无痕

人物简介:

刘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2003级本科生,现为该院区域经济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师从杨开忠教授。刘增在学术研究、学生工作等方面成绩突出,曾作为最年轻的参赛选手荣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获得北京大学“五四”学生奖章、北大“本科生学术希望之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等称号。此外,刘增曾担任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曾作为首批“北大—耶鲁”暑假学校成员,在耶鲁大学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学习交流。

<v:imagedata

凌晨2点多,漆黑的夜幕上悬挂着轮廓模糊的月牙儿,寒冬的夜风猛烈地呼啸着。两年前,在除夕临近的日子,很多人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刘增却为备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独自在通宵营业的小店中整理着调研数据。那段日子里,她一连十来个通宵挑灯夜战,直到东方微白,红日初上。刘增说,“那种感觉很凄美、很悲壮”。行走在青春的旅途中,刘增带着爱和执着,大胆地挑战自我,实现着美丽无痕的青春理想。

家,爱与被爱的双重鼓励

在为“挑战杯”挑灯夜战的日子里,刘增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付出”。一阵辛苦的拼搏让她的颈椎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课题交付学校评审后,她一连扎了一个多月的针灸才恢复。眼前这个纤瘦的浙江女孩,却有着非常坚韧的个性,是什么力量让她有勇气去欣赏那种“凄美与悲壮”?“家”——刘增的答案很简单,“不要让最爱自己和自己最爱的人失望”。

在她眼里,父亲是一个“工作狂”,一个以事业为重的人。每年除夕的团圆饭,父亲总是最后一个回家,仿佛有干不完的工作。但刘增能深切地感受到父亲对她的爱。为了给她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父亲从来不把工作带回家,即使加班加点也要在办公室把工作做完。全家人对父亲极为理解和支持。“我妈妈也是一个事业型的人,她是我爸爸最坚强的后盾”。奶奶怕耽误家人的工作和学习,刻意隐瞒病情。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刘增都为奶奶感到心疼。

父亲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浓厚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刘增。她为父亲感到自豪,“他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脑子里有很多新颖的想法和见解。他用辛勤的工作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刘增心中,父亲是她的榜样。

刘增的家乡余姚,一个不产一颗塑料的浙江小县城,却是中国最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诞生了全国知名的塑料制品品牌。在政府管理学院的学习中,刘增在听了杨开忠教授有关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的讲授后很受启发,就想借助“挑战杯”的平台,研究余姚塑料产业集群现象。申报课题、组织团队实地调研、整理数据、收集后续资料等等环节,都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家人的一个电话、一两句鼓励,都会让刘增感到莫大的鼓励。最后5万字80多页的调研报告终于让她和队友感到欣慰,“塑料城管委会把我们的报告彩打精装了一番,上报给市政府,作为他们产业发展的汇报资料。”能为家乡做点事,刘增感到非常高兴。

亲人的关爱,鼓舞着刘增坚强地面对学习和工作的挑战。她追求完美,喜欢在细节中寻找突破极限的快乐。“从1到90很容易,但从90到100付出的努力要大大地多于从1到90的积累。”刘增取得的成绩,源自家人爱的鼓励,也是她对这份爱最好的报答。

挑战,在大胆实践中体验快乐

刘增笑着对我们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胆子比较大、很乐观的女孩子,总是想着光明的一面。”刘增乐观的态度和充满阳光的笑容对周围的朋友很有感染力,大家送她一个昵称“启明星”。虽然看上去纤瘦文静,但言谈举止中,她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敢闯敢拼”的劲头。大一暑假,她带领一支暑期实践团队南赴浙江余姚小路下村开展以“三农”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调研结束后,她又只身北上青海,参加另外一项暑期实践活动。“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比较喜欢‘瞎跑’,呵呵!”刘增就是在一次次实践中大胆地锻炼着自己。

刘增在大二时就参加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她承认,对于当时作为本科生的她来说,学术功底不足是明显的劣势,“我们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收集第一手数据,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2005年1月,刘增与她的团队一行6人,来到浙江省余姚市塑料产业集群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证调研。他们牺牲了春节前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穿梭在余姚塑料城中,紧张忙碌地搜集着第一手数据。当时余姚有1046家塑料企业没有电子档案。刘增和她的伙伴们就为这些企业编号,之后录入到电脑进行抽样,制作出问卷,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进行调查。有的企业不配合,有的员工不理解问卷内容,各种各样的困难接踵而来。白天他们进行访谈,收集各种数据,晚上就抱着笔记本输入调研数据,有几个晚上大家轮流处理数据直至天明。刘增还用了两天时间对余姚市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和余姚塑料城管理委员会的领导进行了访谈。那时的刘增虽然有些稚嫩,但是就是靠着一股执著的拼劲和挑战自我的勇气,弥补自己的不足。一周的调研时间过得非常紧张,刘增和同伴们都挑战了身体和精力的极限。

实践让刘增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也收获了快乐。越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越能激发起她拼闯的劲头,在突破极限的一瞬间,就是她最快乐的时刻。有没有想过可能会失败呢?刘增说,“挑战必然存在失败的机率,但人要善于把握机会。把握机会就必须大胆,要不断尝试。有些人太吝啬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在行动之前就夸大了失败的成本,使自己畏首畏尾,不敢前行了。”

刘增对挑战有一种旷达、乐观的态度,她认为北大人应该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有些时候,我们不应被一般性规则所左右,所有尖端的事情要由尖端的人来创造或改变,北大人应该勇于挑战,敢于创造和改变规则。”

理性,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除了作为全国最年轻的选手,荣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之外,刘增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术期刊、专著中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并参与“我国区域城镇化管理的系统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环渤海经济圈”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环渤海知识经济”部分。很多人就此认为刘增将来会以学术研究作为发展方向,但刘增摇摇头,笑着说:“我很了解自己,做学术研究不是最适合我的选择。”

那为什么还要参加那么多学术活动呢?刘增缓缓道来,“无论做学术也好,从政或是经商也好,各个领域的精英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刘增说,学术实践可以帮她锻炼系统的思维能力并提升逻辑的严密性,教她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必须具备这种核心素质。这是我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最大动力。有精英的思维才能有精英的能力”,这是刘增对大学生活的最大体会。

刘增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对职业道路的理性分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相信,对自己有客观认识和理性思考的刘增,一定会认真走好人生当中的每一步。(文/李玉磊、杨丽娟、吴田、王策)

 

编辑:知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