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谈“国助”: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的青春更加闪亮

●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助学经费仅约18亿元;今年秋季开学,中央和地方将投入154亿元助学经费;未来,国家计划每年安排500亿元助学经费,全国每年将有2000万大中专学生获得资助。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过去每人年均1500元增加到2000元。每年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7倍。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资助5000元。每年有51万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资助,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10倍。

●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

近日,随着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的逐步进行,北京大学“国助”的各项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开展。为了解受助同学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和感受,记者走访了部分2007级新生同学。

来自四川省某贫困县的小肖在开学之初,便在学生资助中心“绿色通道”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还在临时借款台借取6320元,交齐了一学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同时,资助中心会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的信息,从而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长提供帮助,也为毕业后的就业积累经验和技能,为真正“脱贫”打下基础。

来自物理学院的小黄对国家助学金的了解更为具体,她认为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能够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发放,灵活、适用。国家助学金发放范围广,受惠学生多,很适合大一大二学生;申请流程简单,与其他助学金不冲突;而且该助学金没有浮于表面的宣传,切实为同学着想,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我愿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学习,并不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参加学生服务总队的活动,传递爱心,也为祖国出绵薄之力。”说话间,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坚定的信念。

国助申请过程的公平公正则让来自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小陈更为赞赏,“院系的老师将家庭贫困的学生建立一份档案,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我们申请不同的助学金,并且让我们都知道详细情况,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工作透明度很高。并且院里的老师还非常关心我们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对于有些因为某种顾虑不申请的同学也耐心的讲解学校的资助政策。”

今年新的资助政策使得北大的资助体系更加完善,赢得了学生的认同。来自浙江省台州偏远农村的小林表示,非常感谢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并建立了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等)。而且,北大资助体系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方案,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除获得经济方面的资助之外,受资助学生还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参加公益性活动等,体会平时得不到的社会生活经历,得到丰富的人生感悟。“可以说,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不仅为我们提供学生资助的服务,更为我们接触精彩世界提供方便,是我们贴心的朋友。”

说到资助体系,小肖特别提到“分阶段资助”,即大一大二以资金资助为主,大三大四以提供兼职或实习岗位为主。这正符合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发展阶段,最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在职业上取得成就,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走出贫困,而不单单靠几笔助学金。

而在回报社会方面,几位同学已积极踊跃参加到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的各项公益活动中。有的活跃在社区为老年人讲授奥运英语,有的参加支教活动,各种公益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亲近社会,回报社会。走访的几位同学都是服务总队成员,他们都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从而表达一份感恩之情,传递爱心。

走访临近结束,小肖的一席话代表了众多受资助学生的心声:“国家助学金致力于解决贫困大学生的温饱问题,定位明确;不要求任何回报,不限定受助者的其它利益。虽然国家没有要求任何回报,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工作都是对国家的回报,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李玲丽)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