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北大优秀毕业生系列报道之吴翀:腹有诗书气自华,鸢飞鱼跃路更宽

人物名片:吴翀,北京大学中文系1999级本科生,2003年毕业之后进入英国利兹大学攻读传媒硕士,2004年加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栏目,先后担任此栏目的记者、编辑和监制,现任哲基杰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咨询师。

<v:imagedata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一句朴实的话语却渗透着人生的睿智,它也是对吴翀的真实写照,从北大到利兹,从国际广播电台到哲基杰讯,他都能够用胸中之尺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落脚点,所以他能够掌握人生的风向标,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成就自我。

北大四载——书生意气,壮士情怀

从孩童时代起,吴翀的生活中就浸泡在墨香四溢的书卷气息中,他爱书,那是一种由衷的、莫名的喜欢,如果相信宿命论,吴翀宁愿承认自己是为书而生的,这位似乎与生俱来的良师益友陪伴他度过了太多的美好时光,纸张由白到黄染上了岁月的痕迹,也见证了吴翀的成长历程,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智的,他从中汲取了无限的力量。

而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迈入全国最高学府北大的门槛之后,怀着满腔对文字和书籍的热爱,吴翀义无反顾,也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他所一直憧憬着的中文系。水滴注定要融入大海才能成就其伟大,人的心灵也只有找到精神的故乡才能够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与中文系结缘似乎是冥冥中的天意,袖藏两股书生气、初来乍到的吴翀一下子就找到了“家”的感觉,风骨清隽、博学多识的教授、满腹才情的同学与四季如画的燕园相映成彰,焕发出无限的灵气和生机——呈现在他眼前的俨然是一个水乳交融的整体。

当然吴翀不甘只做一个驻足的旁观者,很快地,他也融入了这个集体当中,北大的氛围和节奏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他的主宰,如沐春风地聆听师长的教诲,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学校的各个角落寻找感兴趣的讲座,不分昼夜地“泡”图书馆,他“贪婪”地吮吸和享受着这一切,而一切的一切又都如鱼得水那般自然。现在回想起来,吴翀对在昌平度过的大一时光还是感慨万分,他说,当时陶醉其中的自己可能没有发觉,但事后看来,那一年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期,很多良好的习惯和积极踏实的精神品质就是在那时候逐渐养成的。

进入大二之后,吴翀那一届学生从昌平搬回到本校区,这次搬迁让吴翀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北大作为一所赫赫有名的综合性大学的真正优势之所在,这里要孕育的不是专于一己之域、两耳不闻系外事的片面型人才,而是专业基础扎实、同时涉猎宽泛的综合型人才。本来吴翀也并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斋型性格,他喜欢读书,但并不沉闷,而是始终保持着一颗“鸢飞鱼跃”的活泼泼的心态,在书的世界是进得去也出得来,他天生地具有一种经世致用的壮士情怀,当时兴起的一门“显学”经济学关照社会、关照现实的视角引起了他的兴趣,所以他选修了经济学双学位,这不仅对拓宽他的眼界很有帮助,而且使他能够始终保持与社会现实的亲近度,也培养了他对国计民生的担当感。

由于两个学位的学业压力,在大学四年中,吴翀并没有参加很多的社团活动,但是他也没有忽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所以他参加了不少书籍的编纂过程,在这其中培养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也为自己接触社会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留学利兹——砺锋异国,提升自我

大学本科四年结束之后,尽管对燕园有着无限的依恋,但理性的吴翀并没有被情感所左右,他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于是便怀揣着对北大的不舍,开始了在英国利兹大学的一年半的留学之旅。而之所以选择传媒这样一个专业,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能力,吴翀笑言,专业的转变并不是说他的兴趣点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是他在原先的基础上针对个人自身的特点发展了更多的兴趣。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漫长的一年半时光的确是给了吴翀一个很大的自我提升的空间。

对于像他这样一个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青年人来说,西欧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尽管以前从书本和网络上对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文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那与真正的切身领会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当一个个体被从先前生活的整体中剥离出来抛入一个陌生的氛围之中,那就真的是一种“漂”的感觉,不是所谓的“北漂”的“漂”,文化网络的缺失却像是荒郊野外的历险。从吴翀意味深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那段记忆对他的刻骨铭心。当然天生适应性就很强的吴翀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国外的大学和国内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更加注重学生自身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是更加的自由,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对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一切都得靠自己,这对一个人的整体规划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吴翀以一个实践者的姿态边学边用、边用边学,经过不懈的探索,他终于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程序,这使得他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留学的机遇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可能的范围之内,使自身得到最大的提升,因此他也给自己的留学生涯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加盟电台——起步之机,抒写智慧

在利兹大学顺利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吴翀并没有选择在国外工作,国内有着他难以割舍的“根”,内心的声音也告诉他,自己积聚的能量只有在洒满自己的深情的土地上才能够充分的发以为用,所以他做了一名“海归”。

由于硕士阶段学的是传媒专业,吴翀在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法就是进入一家传媒机构,而面对国内众多名目繁多的类似组织,最初他也确实有无所适从的尴尬,就在徘徊选择边缘的时候,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资讯台引起了他的兴趣,这是一档仍然处在襁褓中的栏目,很多方面都还处在紧张的筹划阶段,而恰恰是这个蓄势待发的状态让喜欢挑战的吴翀感到它是一个施展自己身手的难得机会,所以他顺理成章地加入资讯台,与工作伙伴们一同不辞劳苦地为整个筹备过程出力出策,虽然初始阶段会有步履维艰的困难,因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吴翀却很享受这样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动性的环境,而且到现在为止,他仍然非常怀念当初每个个体与整个工作团队同呼吸、共命运的团结氛围。汗水付出所换来的成果也的确证实了他们的价值,资讯台从筹划到投入运行都很成功,电台领导和社会各界也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与这种被认可的归属感相比,之前再辛苦的劳动也都是微不足道的了。

由于资讯台主要是做财经类的节目,而吴翀在大学期间又修过经济双学位,所以一下子就感觉曾经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在英国所学传媒专业的学业背景,从记者到编辑,再到监制,他都干得很出色,每一步角色的成功转换也都是水到渠成之势。

结缘咨询——精准定位,完美跳跃

起步的资讯台给了吴翀挥洒激情的空间,但是当经过三年的摸爬滚打,伴随着电台的渐入正轨,他觉得自己非常不适应这种后起步阶段的程序式的生活,吴翀明白这并不是自己期望的,于是他开始重新寻找另外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舞台。

与哲基杰讯结缘其实也是偶然中的某种必然,一方面这样的咨询行业提倡创新思维,尊重个性的发展,这很适合吴翀的口味,另一方面,从资讯台到咨询公司,其中对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方面的硬性要求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的差异,所以这样一种所谓转行给吴翀所带来的其实更多的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契合。在这里,吴翀似乎又找到了电台起步时的那种激情与干劲,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那样的充实。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也许只有像吴翀这样透彻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够获得,因为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知道该如何取舍,也正是凭借着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吴翀的这次“跳跃”才在他人生轨道的上空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度。

采访临近尾声,笔者让吴翀给师弟师妹们提几点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建议,他说,每个人选择的发展路径不一样,所以也不可能有同样的成功模式,最关键的是要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有了坚定的目标,才能不懈地为之奋斗,同时一个人的严谨精神、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所有工作岗位、而且是人们一生所受用的永恒财富。(文/周慧灵)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