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赛志愿者风采系列【团队篇】之五:寒风中的友谊

编者按:20071219,“好运北京”奥运乒乓球测试赛在北大体育馆成功落幕。此次测试赛中,参与赛会服务的500余名志愿者构成一道橙色风景线。他们分布在观众服务、竞赛组织、外围疏导、安全检查、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医疗保障等多个业务口,用奉献和爱心传递热情,用微笑点亮了场馆的每个角落,用自己的行动保障了测试赛正常、有序的运行。当赛事余韵未尽之际,让我们共同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回忆当北大牵手奥运时,那一群鲜活而阳光的身影……

 

 

寒风中的友谊

 

十二月十八日,北京大学体育馆前院。

 

冬天的北风寒冷且干燥,一位志愿者没有戴手套,他宽大的手在寒风中冻得通红。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他不时地摩擦双手取暖,但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

 

他叫冯琦,把自己的手套借给了本口的另外一名志愿者陈思,陈思在上岗的时候把手套落在了观众服务工作部署区。冯琦看见她工作的时候没有戴手套,就把自己的手套借给了她。

 

“来做测试赛志愿者之前,我们并不认识。”冯琦说道。怀着同样为奥运作贡献的心情,两人都进入了同一个业务口。“后来在聊天中,我们了解到我们竟然还是同乡,都来自内蒙古。实在是很巧。”陈思说。

 

谈及“挨冻”的事情,冯琦笑着说:“做志愿者本来就是为了奉献自己的热情嘛。我觉得奉献的对象不光是观众,而且还应该包括其他志愿者。再说作为一个男生,多吃点苦也没什么。”

 

冯琦坦言自己是“吃得住苦的”,来自法学院的他还随爱心社去甘肃支教过半个月。说到支教,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支教也比较辛苦,半个月不能洗澡。但是与测试赛志愿者相比, 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支教接触的对象毕竟只是一些孩子, 沟通起来比较单纯。但在这里不一样,我们接触的是观众,这个群体人数多,层次不一,因此需要更高的公关技巧。”一旁的陈思笑着说道:“我也加入过爱心社啊!”

 

“服务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认识了很多朋友。”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冯琦向记者具体解释:“这些天都能见到许多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同学,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而且大家工作都很辛苦,我们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陈思接着说:“在这里我们学会了与人交往的礼貌,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对观众有礼貌,更应对所有人都讲礼貌,只是平时我们没有注意到。测试赛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管是对老师、同学还是对在同一个口的志愿者。”说着她对着身边其他志愿者笑了笑。

 

记者离开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值班的志愿者换班。双方相互问候了一下辛苦,然后微笑着交换手头的工作。这时候,下班的冯琦又一次搓了搓冻红的双手。冬天的风是寒冷的,但是志愿者的友谊是温暖的。(记者/王家柱)

 

 

编辑:致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