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授予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教授名誉博士学位

3月26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率团莅临北大,接受北大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称号。

    上午,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行仪式欢迎福斯特教授一行。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校长助理、国际合作部部长李岩松,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教授等出席了演讲会,哈佛方面出席的有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Jorge I. Domínguez、主管校友事务的副校长Tamara Elliott Rogers,以及哈佛中国基金会主席、著名历史学家柯伟林(William C. Kirby)等20余名知名教授。演讲会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傅军教授主持。

<v:imagedata

许校长首先向到会来宾介绍了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福斯特教授毕业于费城的布利恩茂尔学院,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其博士学位。2001年,福斯特转任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的首位常任院长,2007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也是哈佛史上第一位女校长。此次中国之行是福斯特校长上任后的首次访华,体现出哈佛对华高校交流的重视。随后许智宏校长表达了对福斯特校长的热烈欢迎,并认为福斯特校长此次来访将大大加深北大与哈佛两校的了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许智宏校长还为身穿红色北大博士服的福斯特教授轻拨流苏,并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

<v:imagedata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授予福斯特教授名誉博士学位

随后,福斯特校长发表了题为“Illuminating One's Bright Virtue: Higher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的演讲。她在演讲中强调,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全球的高等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国际学生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专业界线也不断被强调融合的思想打破,这些趋势推动了包括北大和哈佛大学在内的名校在过去几年内进行教学改革,以应对剧烈的时代变化。福斯特校长强调,在这个变动的时代中,应始终坚持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

福斯特校长还对即将到来的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表示了诚挚地祝贺,她表示:“我很高兴能在北大迎来一个如此重要的日子之际访问这里。对于一所大学来说,能够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并至今保持旺盛生命力是值得祝贺的,特别是这样一所对于中国意义重大的大学。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保持着愉快的合作,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走好我们的合作之路。我要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北大,祝她生日快乐!”

<v:imagedata

哈佛首任女校长福斯特教授发表演讲

福斯特校长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听众们的热烈掌声,她随即接受了现场同学的提问。有同学问及校长对于“成功”与“冠军”的看法,她回答道:“对于我们来说,鼓励差异和多样化是成功的基石,而不仅是那些能够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人才能称作冠军。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发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才能,并帮助他们将其发扬光大。”她强调,“任何领域都可以绽放出绚烂的光芒,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发现并培植这种差异的眼光和意识。”另一位同学则希望校长就哈佛与北大未来的合作发表看法,福斯特校长表示:“哈佛大学将会在两校已有的多项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更加多样化的交流项目。”

作为中美两国的著名学府,北大与哈佛大学两校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早在1919年,北大与哈佛大学便已经在敦煌研究项目方面开始合作。1936年时逢哈佛大学300年校庆,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教授亲赴哈佛大学参加庆祝活动。而进入新时期以来,两校合作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自1999年至今,哈佛大学陆登庭、萨默斯、福斯特三任校长先后访问北大,推动两校在学术交流,师生互派等项目上进行广泛合作,并先后设立了北大—哈佛学生交流营,北大-哈佛燕京学社中国学高级年度奖学金项目以及北大-哈佛燕京学社普进生、访问学者项目。这些项目各有侧重,设立于2004年的学生交流营每次派出20余名本科学生,致力于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历史的了解;同样肇始于2004年的中国学奖学金项目,则每年从全球(主要是北美)挑选10名中国学研究博士研究生到北大作高层次的研修,北大免除他们的学费。另外,在久负盛名的北大—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项目的资助下,北大每年都会选派1-2名人文社科方面的年轻教师往哈佛大学交流一学年。频繁的人员往来和开放的资源共享,使得两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