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北大演讲:国学的现代传播

“国学是什么?我不觉得它仅仅是四书五经,只是国学典籍。典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看中国的精神塑造了怎样的灵魂,以及这些灵魂都有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从“百家讲坛”走向普通大众,于丹,如今已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4月3日,应北京大学国学社的邀请,于丹教授走进北京大学,为北大学子讲述“国学的现代传播”。

<v:imagedata

于丹教授的到来,吸引了众多学生,早在讲座开始前2个小时,教室外就已经排起了长龙。5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就连过道内也被挤得满满当当。7点15分,于丹身着一件鲜艳的紫红色上衣,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今天我站在这儿,或许大家以为我要讲论语。其实我不是研究论语的,我自己的专业是传媒学,对于国学我只是一种热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爱,这使得我去体会她,又让它们滋养我,而我能够去感恩就足够了。”简短的开场白,保持着她一贯的平和与极强的感染力。

谈到国学,于丹教授侃侃而谈:“国学是什么?我不觉得它仅仅是四书五经,只是国学典籍。典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看中国的精神塑造了怎样的灵魂,以及这些灵魂都有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国学不简单是一门学问,它是我们血液中的一种文化基因,其实不管你学什么,透过国学你都能学到中国文化中的态度与精神,学到这种使命的担当与传承。”

于丹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带听众走近了陶渊明、阮籍、苏轼、李白,一同感受着他们所富有的精神气象与历史情怀。对于古人,于丹教授这样表述着她的感受:“我看古人,就是看到了他们身上这种辽阔的,豪迈的,同时又是柔软的、纤细的怀抱。面对古人我常常热泪盈眶,像屈原、司马迁、杜甫,他们的崇高、他们的沉重而让我们热泪盈眶;陶渊明、李白这样一批人同样以他们的天真与深情,让我们热泪盈眶。这一切的一切,在我看来都与国学有关。”

从儒家的温文尔雅,谈到道家的虚怀若谷,从早尽儿女之孝到他朝有志而远游,于丹教授的演讲,如潺潺流水般,感染着在场每一位引颈聆听的学子。话题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妙语锦句:“文化不简单是那些发黄的典籍,散佚的曲谱,破损的壁画,真正的文化生生不息,就在我们每一个此刻,所以‘文而化之’是文最终的止归与依托。”

对于来到北京大学做此次演讲,于丹教授也十分感慨:“北京大学作为中国大学的一面旗帜,是因为她兼收并蓄,迹象宏阔,她有一种创造与传承的使命,所以作为北大的学子不管学哪个学科,首先要建立的是一种精神人格,这是北大精神能够带给你的人生酝酿。” 对于讲台下的众多学子,于丹教授给出了她的建议:“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应该让我们的精神气象真正辽阔起来,让那些经典活起来,在我看来,大学能让我们跟古往今来这些灵魂完成一次深切的对话,而终于发现自己,完成一个自我的确认。”

两个小时的演讲结束了,同学们依然难以尽兴,簇拥着于丹教授走出教室。最后,于丹教授向大家微笑说再见,感谢北大学生的热情。

<v:imagedata

图:演讲开始前听众在教室外排起长龙

 

摄影:王焱

编辑:赵琬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