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我的北大青春纪事】余涛:在北大起飞

【编者按】又是一个七月,又是离别时节。在毕业生即将离开永远的校园的时候,回溯走过的四年大学生涯,他们会怎样记录自己在燕园的成长点滴?他们会对母校、家长、老师和同窗表达怎样的诚挚感情?他们又将对在读的学弟学妹们讲述怎样的成长心得?为了给毕业生们提供一个记录燕园生活、表达感恩之情、讲述成长心得的良好平台,学生工作部启动了《我的北大青春纪事——北京大学2008届毕业生毕业纪念文集》编撰工作。在北大新闻网的大力协助下,学工部将从征集到的毕业文章中择其精华予以刊载,用文字作为即将开始新生活者的青春纪念,也把他们的叮咛和建议留给他们关爱的后来人。

生命科学学院 余涛

个人简介:高中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科毕业出国深造,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全额奖学金,并最终选择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在本科学习期间,余涛同学在学院的成绩一直名列前3。在大三,他加入了2007届iGEM大赛(国际基因机器工程设计大赛)北京大学代表队。在大赛中,该队战胜了伯克利、哈佛、普林斯顿、剑桥等世界顶级大学的代表队,一举夺得大赛最高级别的唯一大奖,为北大和中国争光!

毕业去向: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座右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不知不觉,又到了离别的六月,我已成为即将离开北大的“老人”。此时的心情,非一言半语足以形容,四年来的大学生活瞬时涌上心头:四年前,拿到录取通知书时,那真叫人兴奋不已;三年前,和“战友”们一同军训,可真够热火朝天;大三召集一帮“G友”,共同“杀G”,怎一个玩命拼搏了得;刚过去飞跃路途,飞友们互助互励、努力奋进,一同在追求美好的明天……从一个懵懂的新生,到如今即将到外国深造的毕业生,我感谢北大对我的培养和塑造。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愿意把我大学里那点点滴滴的经历重新串起,和大家共同分享。

入学篇:学习至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刚入学时,面对大学的新鲜事物,总是怀着万分的兴趣,这就是大一学生的特质。在这期间时间相对充裕,课程都较为基础,参加各类课外活动的机会也比较多。然而万事开头难,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学生活,面对身边高手如林的压力,面对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不免有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的时候。我认为,大一是大学时代的黄金时期,也是第一个分水岭。若能好好利用,就能先发制人,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奠定优势;否则,走丢了这步棋,不但容易丧失信心,日后想弥补遗留下来的差距也将非常困难。

或是宿舍,或是楼道里的自习室,或是图书馆,或是理教、一教、三教、四教,遥想大一当年,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读书上。大学里,学知识、求学问还是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诸如大一所学的高数、普物、普生这类最基础最普适的通识教育课程,会受用一生。对于基本的知识,就得乖乖的学、专心的学,容不得半点偷懒。大一新生最忌讳的就是自我放松,浪费时间。

然而光读书显然行不通。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必须全方面的独立。学习上要独立,会主动总结重点、延伸知识、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深究;生活上也要独立,不但要学会照料生活,学会安排时间,学会锻炼身体,还得处处留心、多学习、既要发掘自己、也要探究别人。

然而更重要的独立性在于有思想,能自我思考。大学生的一个特点在于“听话”,不轻易自己去想,总期待别人告诉自己答案,照着做就行。可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当我们面对现实、面对是非、面对专业上的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最需要的就是独立分析的能力,给出自己的看法,找出自己的答案。这便是高中和大学最为不同的一点,也是最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在大一的时候,就必须开始锻炼思想上的独立。首先,得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要尽可能的把脑子调动起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单纯的接受观点;要多留心身边的事情,多想想背后是否有可深思的一层内涵。与此同时,要多看、多听,看别人怎么观察、怎么发掘问题,听别人分析的思路、分析的方法,逐步的将这些思路、方法变成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学习、生活多在于用心,用心则能促进思考,用心则积极,用心则有情趣。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很多同学不喜欢出去自习,不喜欢到处去找自习的地,也有很多同学喜欢单纯的自习,光读书,不免少了点生活的味道。而从大一开始,我则把到各个不同的地方自习看作一种乐趣。读书的同时,有如在学校里旅行,去用心体验校内不同地方、不同教室所特有的风格、文化。从建筑的风格、各种奇特的设施,到看门大叔的态度、来自习的人的类别、精神面貌,我都会仔细观察,还不时对不同的地方、教室做些比较、分析和评价,既可以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又锻炼发现新鲜事物的能力。北大虽小,但越品越有味道;生活看似平凡,但多一份心思,则多一层意义。

迷茫篇:勇于尝试,订立长远目标

如果说大一在为日后奠定基础,那么大二就得开始切实着眼于未来,为自己选择合适的道路。可在认清自己的道路之前,总有一些茫然,要么没能看清有什么路可以走,要么即便看到了路,却不知如何选择。“读生科,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以后的路怎么走?”从大二开始,我就不断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回避,但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回答的。

找到答案最直接的办法在于不断去尝试各种可能,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去看看自己究竟合适做什么。带着迷茫,我选择了经济双学位,去尝试与原专业全然不同的新事物、新领域,去扩大自己交友的圈子,了解别人可走的方向。带着迷茫,我参加了爱心社的活动,去领略北大“百团大战”的风采,去学习书本上无法体验的生活和经历。带着迷茫,我听了许许多多的讲座,去聆听别人成功的心得,去了解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做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这就是北大,她总能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去增加自己的阅历,去提升自己的“内功”,去摸索合适自己的路。

尝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思索、取舍,尽早确立目标。缺乏目标,容易浪费时间,终日缺乏意志;有目标才有方向感,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有动力。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出国深造,从事科研工作,帮助自己建立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独立创新的能力,锻炼自己赖得住寂寞而吃苦耐劳的精神。

奋斗篇:体验科研,把握自我

北大素来有出国深造的传统,身边总有一帮“战友”一同奋斗,人文氛围很好;本科生科研也倍受重视,实验室资源非常丰富,科研气氛非常浓厚。 为了体验真正的科研,在大三初期,我便进入了实验室工作,亲身经历科研的过程,发掘自己的科研潜能,探索自己所愿意投身的领域。虽然是一名生物专业的学生,但爱好数理的我选择了物理学院的一个生物技术方向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工作,心态非常重要,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得想着怎样做会有收获,才能积极应对科研任务。科研的整个过程大有学问,也并不那么单调,从中学到的很多技能在其他社会工作中也同样重要。一般而言,阅读文献、搜集信息是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任何系统性工作的第一步,不但是整个研究计划的基础,还能从中获得很多新的知识,非常重要;设计实验、全盘计划,既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计划性,对工作、对生活都很有意义;数据收集、结果分析,要求处理者能掌握系统性、科学严谨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要有细心和耐心,要踏踏实实保证每步实验都能提取到有用信息;实验室内外的讨论锻炼了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整个过程坚持下来还体验到毅力和责任心的重要性……实验室里无小事,只需用心去想、去总结,每想会每有收获。

另外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把握到一段非常宝贵的科研经历——我参加了北京大学iGEM大赛(国际基因机器工程设计大赛)代表队。iGEM是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一项针对本科生的国际性赛事,每年由MIT举办,2007年第一次走进中国,吸引了包括北大、清华、中科大以及天大四所高校参加比赛。2006年12月,来自美国的iGEM大使来到北大进行宣讲,会上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们碰到了一起,从此擦出了炫耀的火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我由衷地开心!

所谓知己难求,iGEM带给我的首先是一班好队友。大学并不象高中,集体的观念没那么强,因此很少有那么紧密的团队合作的机会。从平时的开会讨论,到线上的发帖争辩,我们都沉浸在非常浓厚而健康的学术讨论交流的气氛中。会上学术、会下交心,一起春游,一起摆饭局……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每个故事,我都铭记于心,相信二十年后旧事重提时,仍会乐道不已。

其次,作为一个本科生主导的赛事,相比于平时在实验室的科研工作,iGEM更加独立、更加全面。从一开始的头脑风暴、确定题目到四处奔波寻找资金支持,从规划实验、划分任务到实验室管理、通宵达旦的做实验,从队伍网页的建立到最终演示文档的设计,历时半年,我们都一手包揽。这不光是一支科研队伍,也是一支“创业团队”:除了学术上的想法、实验和讨论外,我们还面临着工程化的计划、管理以及财务等一系列项目运作的事务。作为iGEM队里的一个核心成员,不论在学术能力上,还是在综合素质上,我都获益良多。

曾经记得一本书里说过,在大学里,一定要做一件自己认为最有创造力、最值得自豪的事情;对我而言,这件事就是iGEM。的确,每个人在大学的四年里,都应该努力去寻找合适自己的展示平台,去尽情的、努力的将自己的才能发掘出来。在这个发掘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定位自己,才能找到理想和现实间的平衡点,才能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

总结篇:踏出国门,回顾过去,总结未来

正是通过在北大前三年的积淀,我才得以找到了自己方向,最终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并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为本科的四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结起来,我个人有这么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后来人”:

1、“学而不思则罔”,一定要学会主动、独立地思考。

2、积极尝试,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自我驱动力,走属于自己的路。

3、切勿“玩物丧志”,一定要抓紧时间、抓住重点投入精力,要有自制力。

4、做每件事情都要有认真的态度,抱着收获的心态。

5、从基础做起,戒躁戒躁,踏踏实实。

6、多干活、少埋怨,多总结、少蛮干,求上进、戒马虎。

7、每遇不懂的、不爽的,别窝在心里,找同学、找朋友、找师兄师姐。

8、记得要锻炼身体,“健康第一”是永恒的真理。

四年光阴,很快却很充实;离别之时,千思万绪尽在不言中。在学校里,我最喜欢未名湖。春天看着湖面的冰雪融化、湖边柳枝吐芽,夏天坐在树荫下一边乘凉、一边读书,秋天则中意于落叶的飒飒和秋蝉的争鸣,冬天则乐于踏雪寻梅、沉醉在雪白的宁静之中。一年四季,有喧嚣,有宁静,有变化,也有恒常……这或许就是北大魅力的缩影——在这里,你能欣赏各种不同的风景,面对不同的选择,去走自己的路。

 

编辑:文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