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校友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采访报道

编者按:郑先聪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8级本科生,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就曾发起组织了学生社团“三农问题研究会”。2002年大学毕业后,他自愿到西部工作,先后在《四川日报》国际部、《四川农村日报》和《四川日报》社会新闻部任职。6年来,他深入到四川的一百多个县,足迹遍及巴山蜀水,采写了大量反映四川农村生活的新闻稿件,多次得到上级部门和读者的好评。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汶川、青川、绵竹、安县等重灾区,从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回一篇篇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报道。本网转载了他的部分作品,并通过这种方式,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北大校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郑先聪报道作品选登:

走在悲喜寻亲路上

(63四川日报五版头条)

记者 郑先聪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我被派往重灾区青川县采访。

车从金子山下了高速路,进入青川境内的山路,一路上随处可见滑坡,公路张着巨口,有的路段还横着山上滚下来的巨石。一路堵车,走走停停。

天快黑时,我们的车就要翻青川最高的酒家垭山了。一群人拖着大包小包,向车招手。他们是外地回来的农民工,听说地震后往家赶的。他们希望能搭个顺风车。采访车只有一个人的空位,一位叫高琼兰的女子坐了上来,她的丈夫和其他老乡则接着步行。

高琼兰担心着她的孩子和父母。她说,他们原来在山西挖铁矿,一听说地震了,家里的老人孩子音讯全无,就全部忐忑不安地往回赶。坐火车,转汽车,到了凉水镇没有车,就打算走回家。坐车行了一天一夜1000多公里,走路也走了好几个小时了。

“你们这样走路,不知要多久才能翻过这座山?”

“管它呢,黑到哪,走到哪!”

“余震塌方很危险的。”

“顾不得了,反正要尽早赶回去。”

一路上,随处可见或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翻山人,大包小包手提肩背。天黑了,有的打着电筒,有的就摸黑走,看起来疲惫不堪,却坚定地挪动着脚步。

午夜12点,我们才到达一片废墟的青川县城。高琼兰的丈夫后来也搭上了车,他们在县城会合了。

第二天早上大约7点钟,我们联系高琼兰,准备到他们那儿看看灾情,顺便捎上她,没想到她已经连夜冒着不可见的危险回到家了,幸运的是他们一家老小都平安,只是房子倒了。“只要人在,就有办法。”她在电话里说。

我们打算到木鱼镇,又捎上了卢文春。卢文春从内蒙古赶回来,他的儿子在木鱼中学上学,生死未知。他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两眼通红,声音低沉。

然而不幸还是来临。到了木鱼中学,学校一片废墟。我们在采访的时候,卢文春来找我们,很吃力地说同村的人告诉他,儿子已经被抬上山了。我们送卢文春回家,他脸色苍白,几乎不说话。

红旗村3组卢文春的家已经全部垮塌,同村人指引卢文春到一个菌棚里,找到了他的老婆。两人相见的一刹那,卢文春似乎全身软了下去,哭了出来,一种撕心裂肺的声音!他的老婆开始还算镇定,“哭什么,你是男人,你回来了就好了。”继而两人抱头痛哭,一棚子的人全都抹泪。

不大的菌棚里住了630多个人,我们把带的药品和水送给他们。卢文春和老婆止住了哭。他的嫂子赵平还惦记着被埋在屋里的菌种,和在地里等待收割的油菜。“一边等待政府救济,一边也要自己想办法生活。”他们说。卢文春回来之后,家里有了主心骨。

在大自然的力量爆发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当所有人都能够坚持不懈抗争的时候,一切灾害困难都是渺小的。青川的这一条寻亲悲喜路,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这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却是感人至深的亲情牵挂。因为这份牵挂,这些人不远千里,不顾任何危险和困难,坚持向着家的方向前行。不论结果如何,擦干眼泪之后,他们就要开始在废墟之上重建新的家园。

灾难来临,离家的人牵挂着家,全国的人民牵挂着灾区。所有的牵挂汇成一股力量,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建家园。

 

“对这个选择,我无怨无悔”

——记青川县人民武装部部长袁世聪

(527四川日报五版头条)

■张守帅 本报记者  郑先聪

26日下午6时,记者电话联系袁世聪时,他正在危险遍布的青川县酒家垭山路上。电话时断时续,听得出他的声音非常疲惫。

这些天来,袁世聪一次又一次翻越酒家垭——青川县最高的山:抢救伤员、打通道路、转移群众。

而正是在酒家垭最高的山尖,12天前,袁世聪送别母亲和侄女的遗体。 

“救人!没有工具就用手刨”

512下午228,当青川大地颤抖时,袁世聪正走出县人民武装部宿舍楼。他本能地大喊:“地震了,快往操场跑!”他指挥从附近涌到操场上的群众左右躲闪,以避免被倾倒而下的楼房砸伤。

地震第一波刚过,袁世聪立即召集机关17名干部职工和正在参加集训的26名专武干部,兵分三路,朝县城不靠山的东、南、北三个方向侦查灾情。不久,“东桥宾馆垮塌”、“山珍市场垮塌”等信息汇总到他手中。

“救人!没有工具就用手刨!”据武装部政工科李蒙国回忆,当日地震后20分钟内,袁世聪就下了死命令,“态度非常坚决”。他们成为县内第一个展开救援的单位。救援小组分赴房屋整体坍塌的东桥宾馆、山珍市场抢救人员,连续奋战36小时,救出一批幸存者。

电话完全打不通,县城变成一座“孤岛”。袁世聪果断决定派出人武部职工马占泉、专武干部杜磊赶赴广元“报信”。他俩冒着一路飞石和山体滑坡,于当晚8时赶到广元军分区,报告了青川灾情。   

亲人被埋的地方,离他救人的现场仅仅50

袁世聪在受灾严重的山珍市场指挥救援,不过他还是派了一个民兵去了解母亲居住地的情况。回来的人只对他讲了5个字:“部长,全倒了。”“那一刻,我的心里特别慌特别难受,我估计母亲遇难了,因为她做了手术根本跑不动。”袁世聪回忆。但当时这些瞬间的情绪,没有一个人体察出来,因为他仍然在镇定地指挥救援。

他第一次到亲人被埋的现场是在当日下午440分。那时,由于全县通讯中断,他接到县委书记的一张纸条:袁部长,乔庄镇大沟村山体滑坡,堵塞乔庄河,一旦形成水坝,将导致山洪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请速往爆破。

到大沟村,要经过亲人被埋的地方。袁世聪在走之前回头多看了废墟一眼,心里默默为母亲和侄女祈福。

他第二次到被埋亲人的废墟是在当日晚上830分。大沟村没有实施爆破,因为他凭借经验预测当天不下雨,不会形成致命影响,就让当地群众从堵住河道的较为松懈的土石中,掘出一条泄洪通道。“我必须带有生力量回县城救人。”他在废墟看到了埋在土石中的侄女,听到她微弱的声音:“幺爸救我,我的腿脚和手都不能动了。”他告诉侄女要坚持,其他救援队正在施救,然后又回到他的战场——山珍市场,那里距亲人被埋地仅有50

到晚上12,侄女袁亚快被挖出时,袁世聪赶到现场。今年23岁的袁亚在当地医院工作,她说:“我内脏没受伤,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看到袁世聪要去组织巡逻时,袁亚还叮嘱:“幺叔,你要注意安全。”凌晨,袁亚被从废墟中抬出,却因失血过多,终告不治。

袁世聪回忆,在他前往大沟村的路上,武装部干事杨丛文追上来——公安局搜救队听到了他侄女的呼救声,但是苦于没有大型机械施救。“我可以动用手中的权力,征调仅有的挖掘机去解救自己的母亲和侄女,可我能这样做吗!我作出了符合当时形势的选择,却对不住母亲和侄女!”袁世聪哽咽着说,“对这个选择,我无怨无悔。”   

哭别亲人,又返回一线

事情已经过去10多天,想起两位亲人,袁世聪还是内疚不已。

袁世聪说,本来母亲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此前自己一直在外地休假,因部队有任务,提前结束休假并把母亲接过来,没想到遭遇地震。“我母亲刚做了胆结石手术,她坚持不住武装部寝室,怕影响我的工作。侄女在县人民医院工作,她就搬到侄女租的房子里。”袁世聪说。

13日,地震后袁世聪用卫星电话首次与老家亲人取得联系。他对远在南充的大哥说:“家里准备两幅棺材,接妈和侄女回家。”

政工科李蒙国对记者说,他们没有见到袁世聪流泪,却听到了他与爱犬的对话:“狗狗,你还活着,婆婆、姐姐却走了。”

14日上午11点,袁世聪母亲的遗体被发掘出来。中午,兄长来到青川接亲人回家。“我对母亲说,我不能送你回去尽孝,我把你们送到青川最高的山上。”

青川最高的山,就是离开青川必经的酒家垭。在酒家垭,袁世聪磕头向亲人拜别,忍住滚动在眼眶里的泪水。跪拜灵车远去,他又匆匆返回一线。那时,武装部救援队已经从废墟中营救出13条生命。

     

板房木房简易房 800万受灾群众安下来

(618四川日报头版转二版)

■记者  郑先聪

615,广元市利州区回龙河街道氮肥厂的董文伟一家还住在彩条布搭建的窝棚里。616,一家人搬进了浙江援建的活动板房,家具、电器都用上了。“那个舒服呀!”他说。与他一起的一共有29户人搬进了板房。

截至615日,全省新建活动板房13867套、累计建成133838套、材料运抵现场待建104123套。全省过渡安置房累计建成67万余套,除省外援建外,农民自建52万套,政府统建和社会捐建共万余套。加上帐篷、棚户,全省已有820万受灾群众得到了临时安置。

“要把解决安置住房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和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多次强调。8月中旬前,将力争让受灾群众住进过渡性安置房。      

兄弟省市伸出援手,“百天大战”捷报频传

汶川大地震,全省318万户受灾群众无家可归。

举全国之力,对口支援灾区重建!52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夜部署第一批100万套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任务分解到各省市区,时间表一一列出:第一期25万套,625前完成;第二期35万套,720前完成;第三期38万套,810前完成。

过渡安置住房“百天建设大战”由此拉开帷幕。全国23个省(市、区)相继派出精兵强将,来到我省受灾地区。

川渝一家亲,重庆市在自身受灾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专门从上海紧急购置了板房生产设备,市内30多家相关企业把板房生产当成政治任务,暂缓了其他订单。

生产进度不断刷新。610,山西省援建房日安装量达到548套,刷新过去三日日均安装量430套的记录;当日,太原援建施工人员已完成安装1600套过渡安置房,提前15天完成一期1500套的安装任务。

工期在缩短,工程质量却毫不马虎。安徽省2500多名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都江堰的60多个安置点上,光是18-20平方米的安置房设计方案,20多名专家就反复讨论修改了45次,彩钢夹芯板全部采用达到国家标准厚度上限的优质钢材为原料。“除了防震防雨防风还防寒防火。”工程负责人说。

“还要尽力营造家的感觉。”厦门市援建负责人说。16日,由厦门市援建彭州市的第一个“板房村”——通济镇思文社区也迎来住户,镇上一半受灾群众住进了300套板房之中。板房内安放好了床和床上用品,摆放座椅,并挂上了隔帘。

上万人战斗在安置点上。

在德阳安置点,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带领近6000人、辽宁省建设厅副厅长带领4000多人、天津市建委副主任带领3000余人日夜施工。在崇州和都江堰安置点,河北省派出的施工作业人员最多时曾达到10425人。

“提前,提前,再提前!”崇义镇安置点,太原市市长张兵生亲自上阵,卸板材、住帐篷,仅用7天就完成了1号小区678套活动房的援建任务,比原计划提前24天。

房子倒了人还在,不等不靠重建家园

而更多的灾区群众在自救。

彭州市通济镇姚家村村民刘述成用木柱和彩条布,花6天搭建好了3间过渡房;广元市利州区雪峰街道办雪峰四组的樊开兵将自家门前屋后的树木和竹子砍下来,用竹夹板、彩条布和麦草,一天时间,一分钱不花,建好一间2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同一社的村民小组有10多户按同样的规格并列修成一排。

“光坐等政府救援不行,我们得自己动手,把有限的帐篷留给更需要的人。”雪峰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涛说,就地取材,发动有劳力的群众自己动手,搭建简易房,对一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街道办组织工程队突击建设。

干部带头,党员示范。68,什邡市洛水镇全面推广“四包三带头”措施,引导受灾村民自建过渡房。即: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社、党员包院;干部带头、党员带头、镇干部家属带头。在党员和干部的引导带动下,该镇联合村已有283户村民开始备料,着手自建过渡房,有6户受灾群众主动报名当示范户。

群众自愿是关键。尽快兑现有关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成为灾后重建的主体。绵阳游仙区采取四个统一的办法:统一专业力量对危房进行鉴定、统一组织工匠进行培训、统一制作了过度安置房的规范要求、统一过度安置房补偿标准的发放,掀起了灾民自救安置高潮,共自建过渡安置房2000户。

减免费用,控制过渡房建设成本,以免影响永久性住房的修建。广元市派出了建筑专业队伍和青年志愿者队伍,帮助搭建过渡房,并落实优惠政策,各级金融机构主动取消了受灾群众住房贷款担保。凡涉及受灾群众安置的物资运输,凭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免收过桥过路费。

永久性住房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528,都江堰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永久性住房建设规划。610,省建设厅印发了最新修订的《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意味着农村自建永久性住房有了新的技术标准。

“我要自己把自己的家园建好。”旺苍县张华镇,村民李开信的新房地基已建好。跟他一样,全镇360户倒房户中,已有155户开始自己动手,重建家园。

 

 编辑:知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