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获国家环保部奥运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奖

2008年10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总结大会,表彰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唐孝炎院士与朱彤教授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北京大学长期从事中国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和控制措施。唐孝炎院士早在1980年代就带领科研人员开展北京空气污染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起,北京大学主持了北京市的“蓝天工程”项目《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以及《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战略研究》等项目,为北京市从1998年至2008年采取14个阶段的空气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以及为市政府关于首钢搬迁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北京大学的“区域和全球大气化学”团队在长江学者朱彤教授带领下,作为技术牵头单位承担“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的组织工作。该项目旨在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的成因和相互影响的程度,推动北京市和周边省市共同努力,为北京市奥运空气的保障制定华北区域的联动控制措施。为确保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北大团队依托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开展了华北地区大气环境的综合观测大型国际合作科研计划CAREBEIJING,组织了国内外科研单位上百名研究人员携带国际一流的仪器参与,从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区域输送、健康效应的角度于2006、2007和2008年连续3年进行大气环境观测研究。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广、参加单位和研究人员最多的大气环境观测。地球科学一流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将出专刊发表CAREBEIJING-2006研究成果,北京大学目前已组织投稿论文近30篇。

针对奥运期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空气质量保障问题,北京大学团队还在奥运前后,进一步开展“奥运前后O3污染现状监测与控制效果评估”研究,结合观测数据及时分析各项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的紧急措施提供即时和及时的建议和对策。

除了唐孝炎和朱彤外,北京大学团队的其他核心成员和发挥的关键作用包括:张世秋教授,“北京空气质量目标及实现对策、措施”课题组组长,负责提出保障2008年奥运空气质量北京周边5省市空气污染控制政策、措施和污染物的削减方案,及2010年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制度和合作机制建议;胡敏教授:“区域二次污染形成机制”课题组组长,研究二次污染物近地面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区域污染形成机理和特征;邵敏教授: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观测和臭氧控制措施建议;张远航教授: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生成的数值模拟,专家组成员;陈家宜教授:区域大气气象资料分析,项目专家组成员,“奥运空气质量监测评估与预测”专家组成员;毛节太教授:区域大气颗粒物航测,项目专家组成员。

在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研究工程中,还有以下老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立民:观测站点的维护、观测仪器的开发;王雪松:奥运期间臭氧生成的空气质量,模型模拟;陆思华: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尚静:观测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张庆红:奥运期间的气象预报和天气形势分析;蔡旭辉:观测期间的天气形势分析;宋宇:气象资料分析和VOC的源解析;陈忠明:大气过氧化物观测;张剑波:大气中PAN的观测;黄薇:协调奥运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研究;李金龙:观测资料分析模型。

此外,本团队先后有一百多名研究生参与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工作,成为整个科研团队中富有活力的生力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和后勤支持,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北京市空气质量在过去十年得到不断改善,而在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改善,这不仅保障了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顺利举办,也极大的提高了北京市民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北京和周边省市奥运期间空气污染控制的经验,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重要遗产。北京大学作为一个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国际一流研究团队,为取得这一成果自始至终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扬这种团队工作和团队合作精神,继续针对重大国家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持续和执着的努力,为中国政府的环境与发展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编辑:云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