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北京论坛筹备工作就绪 学术盛会蓄势待发

经国务院和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举办的北京论坛第五届年会——北京论坛(2008)即将于2008年11月7—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为主题的学术盛会,将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海内外知名人士和学者参会。

11月5日上午,第五届北京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韩国财团金在烈先生、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岩松先及本次论坛各大分论坛的主要负责人王缉思、张世秋、钱乘旦、丁宁、张锐和董进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程郁缀、北京论坛秘书长严军、北大社科部副部长耿琴、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战龙等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北京大学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为民主持。

会上,张国有副校长首先发表讲话,介绍了本次北京论坛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并联系北京奥运会,阐述论坛主题“文明的普遍价值与发展趋向”的现实意义。张国有还提到,5年来,累计有2100余名学者参与北京论坛,论坛收集论文1200多篇,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艺术、法律、环境、语言、教育、考古、体育、政府管理、国际关系、公共卫生、新闻传播等众多学科和领域,并逐渐朝跨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的特色发展,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精神财富。同时,他对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大力支持和各界媒体长期以来的关注表示衷心感谢。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金在烈先生随即发表讲话,他首先对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阐释了奥运会对于将东方文明向世界展示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这次北京论坛将承袭奥运会的宗旨,将东方的文明与历史向全世界展示。金在烈先生认为21世纪应当是东方文明为主导、开创世界文明新一页的时代,而北京论坛将为这种文化的发扬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特别强调宣传的重要作用,提出各新闻媒体当致力于承担将东方文明推向世界的重任。

接下来,北大校长助理李岩松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具体情况,包括将要探讨的主题“文明的普遍价值与发展趋向”,以及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五个分论坛和圆桌会议,它们分别是:“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明”,“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奥林匹克精神与世界和谐”,“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以及圆桌会议“国际合作与大学发展”。上述分论坛在选题上关注现实,旨在从文明与文化的角度探讨当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汇聚世界各国学者的智慧,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献策。李岩松介绍说,本届论坛邀请到了英国皇家历史协会及大英历史协会副主席、著名历史学家哈里•托马斯•狄金森,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得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默罕•穆那辛何,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担任大会主旨报告人。

此后,各位分论坛负责人王缉思、张世秋、钱乘旦、丁宁、张锐分别就各分论坛作了简要介绍,各位媒体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划、周密组织、认真实施,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就绪,从6日起论坛将逐渐展开。

北京论坛是经教育部上报、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论坛相信不同的文明在和平的环境中交汇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

论坛在定位上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国际性,即立足北大,面向亚洲,放眼世界,汇集世界著名学者参加;二是学术性,即突出文化性,从文明和文化角度探讨与世界发展相关的问题,阐明文明和文化在推进世界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三是效益性,即注重其社会效益,在世界上有影响,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关注和共鸣。

 

摄影:王天天

编辑:文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