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之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走进历史 如沐春风

【编者按】随着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榜单的出炉,又有一大批一流课程和教学名师脱颖而出。此次,北大教务部与党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的《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风采录》专题栏目,力图书写北大名师风采、展现精品课程魅力。这里记录着大师的音容,镌刻着学者的风范,这里有转身之间的神采飞扬,有悠悠叙述的怀古幽情……让我们走近这些名课、走近这些名师,与他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



“三尺讲台”之畔,他们恪尽职守,诲人不倦;“桃李芬芳”之季,他们虚怀若谷,乐在其中;“著书立说”之时,他们甘于寂寞,勤于探索。



我们渴望聆听他们的教诲:中国历史地理,让我们穿梭于塞北江南、白山黑水,沐浴唐朝的风、宋朝的雨;微积分,让我们走进数学的圣殿,体会理性的乐趣;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让我们在缪斯的名义下感受时代的脉搏,探讨人性的真谛;经济学导论,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中明白背后蕴含的经济原理……每一次生动精彩的讲解,都令我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每一次近距离的沟通都令我们心潮澎湃、如沐春风。



精准的分析,清晰的逻辑,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科学;对世事的冷静剖析,对时势的精准判断,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理性;那云淡风轻的述说,优雅清淡的评论,让我们体悟着什么是思辨……他们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经世致用的知识,更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学术殿堂。



思想独立,追求真理,在文明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凭借知识分子的良心勇于担当;取势,明道,优术,他们执着于自身的行动也诉诸于言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的淡定与从容,一次又一次感召着我们……他们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前行中生存与发展的本领,更多的则是人格魅力的熏陶。



他们的一笑一颦,洋溢着大师的气质;举手投足,引领着一代学人的风范。“几度春华秋实香,不觉两鬓竟成霜,乐在园中育桃李,三尺讲台天地广。”他们,拘囿于三尺讲台,却舞出了人生最壮丽的豪迈;他们,操持着沙哑的嗓音,却传递了人世间最美妙的语言;他们质朴的语言、低调的作风、和蔼可亲的学者风范,足以让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细品与回味。

【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之八】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走进历史 如沐春风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从理科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传来一阵歌声。这里正在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老师讲的是“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这一讲。在讲到黄埔军校时,这段令人振奋的黄埔军校校歌把大家的思绪带到80多年前大革命的岁月。这位上课的老师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的主持人康沛竹教授。

课后,康老师在教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高高的个子,穿着蓝色的套装,别着一朵雅致的胸花,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团结向上的教学团队


谈到这门课程时,康老师总是强调优秀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纲要课成为国家精品课,绝非偶然,是有非常深厚的基础的,经过了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这个荣誉是属于整个团队的。”


从2006年9月起,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应该明确和特别注意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康老师说。在纲要课的课程建设中,老师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上实行教学组式教师组合方式,教学模式上实行互动式研讨型教学,利用教学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电影、课后组织参观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纲要课有一支知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任课老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的老师为主,这个所是以中共党史教研室为基础组建的,研究所现有在岗教师9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 6人,讲师 1人。45岁以下老师中6人具有博士学位。


康老师向我们一一介绍了集体成员:仝华教授、黄南平副教授、刘志光副教授、冯雅新副教授、王文章副教授、史春风副教授、张永副教授、王久高博士。“为人师表德为先,经过不懈努力,研究所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良好风气,老师们爱岗敬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中。”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大交流,课程组聘请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资深学者、专家来上课,各承担一个专题。康老师介绍说,来上课的老师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首席专家和总召集人、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沙健孙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首席专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梁柱教授,北大历史系的王晓秋教授、房德龄教授、牛大勇教授、徐勇教授等。其中,王晓秋教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成员,每个学期都承担一讲内容。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凤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松林教授也都承担过教学任务。


纲要课的每个课堂都有主管老师、主讲老师、助教,这种“四位一体”即课程主持人、主讲老师、主管老师、助教共同管理课堂的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普遍认为由多个教师轮流授课的“形式新颖,容量大”,能充分展现每位教师的风采和特点;对于参加教学组的教师而言,备课教学相对集中,“每个人讲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保持较高的授课水平”;而对学生而言,教学组的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老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仝华老师向记者介绍,教学组教学的方式满足了学生希望听知名学者课的愿望,还为老中青教师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与条件。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这是一堂普通的讨论课。同学在屏幕上放着自己做的ppt,讲着之前精心准备的专题论文。

康老师介绍,每个学期纲要课都要组织这样的讨论课,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活泼,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并喜欢独立思考。我们要尊重、理解、关怀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求。”在纲要课的课堂上,同学可以自由发言,一起参与教学,师生共同研究、讨论问题,得出结论。“北大的学生发言很踊跃,讨论课往往比较成功。大家都抢着发言。这也为我们提出挑战,要不断扩展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


纲要课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一定要把学术界重大理论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到课堂上去。在他们看来,这种带有问题意识的研讨式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更是启发学生从历史的、现实的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这是教学组全体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闪耀着他们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一位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说,她的邮箱里至今还有一封纲要课老师给她的一封回信,那位只在纲要课上讲过一讲的老师给她回了长长一封信,认真地跟她探讨一些初入燕园的她特别困惑的问题。“很多人都是思想政治课枯燥、教条、没意思,但是我就是从那位政治课老师的回信开始真正认识我的大学生活的。”铁打的课堂流水的学生,一届又一届,但和这位学生一样,纲要课的很多老师留给了初入燕园的学生们真正的“师者”印象,并在思想上真正启迪着他们成长,成熟。


谈起康老师,她的学生杜桂剑满含感恩之情:“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往往是极其有限的,而老师的一个也许是不经意的鼓励却会让你一生能找到一种被认同的心情,而这种被认同的心情必将化为无穷的动力。能遇上这些老师实在太幸运了!”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程组的老师们一直以来特别强调的教学观念。在老师们心中,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需要被尊重、理解和关怀。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的老师们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不同的学校。来自呼伦贝尔的康老师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读于北大历史系,毕业20多年了,她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师们上课的情形。她说:“北大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他们的严格要求使我受益终生”。


康老师总是对同学们说,北大总是与精神连在一起,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北大从一诞生起,就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北大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北大人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作为北大的学生,要有高的追求,不仅自己要做高尚的人,还要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要兼容并包,坚守学术研究,引领学术前沿。


康沛竹老师说:“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发展联系起来,找到切入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特殊性,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依靠以理服人来实现。没有科研做支撑,教学不可能达到一种高的水平、高的层次。”康老师介绍,教学组一直都在努力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科研含量,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说服力。老师们以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为主要方向,加强对纲要课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出了一大批很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紧密相连。


晋朝的葛洪在其《勤求》里说道:“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带给同学们的就是如春风化细雨般的熏陶与浸染。


编辑:聪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