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紧密结合北京发展战略为“绿色北京”“科技北京”提供重要支持

为紧密结合北京发展战略,努力建设首善之区,充分用前沿科学带动实际发展,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实现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目标,长期以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团队在大量前沿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为首都北京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尤其在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提出了《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做出了重要决策支持,为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躬耕不辍三十春

北京大学长期从事中国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和控制措施研究。早在1980年代,唐孝炎院士就带领科研人员开展北京空气污染研究。1990年代起,北京大学主持了北京市 “蓝天工程”项目《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战略研究》等项目,为北京市从1998年至2008年采取15个阶段的空气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为首钢搬迁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5年,北京大学的“区域和全球大气化学”团队在长江学者朱彤教授带领下,作为技术牵头单位承担“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的组织工作。该项目旨在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的成因和相互影响的程度,推动北京市和周边省市共同努力,为北京市奥运空气的保障制定华北区域的联动控制措施。为确保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朱彤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发起、组织和开展了华北地区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大型国际合作科研计划CAREBEIJING。北大团队依托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上百名研究人员携带国际一流的仪器参与,从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区域输送、健康效应的角度于2006、2007和2008年连续3年进行大气环境观测研究。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广、参加单位和研究人员最多的大气环境观测,已在区域输送、大气氧化性、二次污染物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结果。CAREBEIJING-2006研究成果将在地球科学国际一流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以专刊形式发表。

绿色奥运献智谋

经过和北京及周边五省区市环保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多次讨论磋商,北京大学团队提出了《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并系统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实施可行性及对保障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的环境效果。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协调小组”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北京市政府牵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解放军、奥组委等省市部门参加,于两次会议上认真讨论了这些措施。北京大学提出的相关措施建议最终被国务院批准采纳,并在华北六省市得到实施。

为实时监控奥运期间各项措施的效果,同时为突发事件提供预警预案,北京大学团队在奥运前及奥运期间,进一步开展了“奥运前后O3污染现状监测与控制效果评估”研究,结合观测数据及时分析各项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的紧急措施提供即时和及时的建议和对策。

除了保障奥运期间的环境质量外,北京奥运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也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干预实验,为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机会。朱彤教授带领由北大本部和医学部师生组成的联合团队,在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和美国NIEHS、HEI的资助下,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开展了奥运空气质量改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在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协同共进创辉煌

在致力与建设“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过程中,北京大学的团队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除了唐孝炎院士和朱彤教授以外,北京大学团队的核心成员还包括“北京空气质量目标及实现对策、措施”课题组组长的张世秋教授,提出了保障2008年奥运空气质量北京周边5省市空气污染控制政策、措施和污染物的削减方案,及2010年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制度和合作机制建议;“区域二次污染形成机制”课题组组长的胡敏教授,研究二次污染物近地面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区域污染形成机理和特征;邵敏教授,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观测和臭氧控制措施建议以及专家组成员、进行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生成的数值模拟的张远航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奥运空气质量监测评估与预测”专家组成员、分析区域大气气象资料的陈家宜教授和负责区域大气颗粒物航测的毛节太教授。

此外,本团队先后有20多个教师和近100多名研究生参与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工作,成为整个科研团队中富有活力的生力军。他们于2008年获得国家环保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个人” 奖、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 奖、国家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奖的表彰。

北京市空气质量在过去十年得到不断改善,而在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改善,这不仅保障了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顺利举办,也极大的提高了北京市民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北京和周边省市奥运期间空气污染控制的经验,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重要遗产。北京大学作为一个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国际一流研究团队,为取得这一成果自始至终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扬这种团队工作和团队合作精神,继续针对建设“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重大需求,将前沿科学问题研究与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需求密切结合,为北京的环境与发展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编辑: 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