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系列报道】校园义工在行动:让每一个生命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

编者按:目前,北京大学正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校师生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这一实践载体,开展学习研究,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共识、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在年轻的学生群体中,有这样一批热心公益、志愿付出的“校园义工”,他们继承了“参与、奉献、互助、进步”的奥运志愿者精神,在校内校外传递着温暖与爱心。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在一代代北大人身上传承和延续上百年的、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的行动,是青年学子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好的落脚点,是青年学子争做“四个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最为响亮的宣言。

北大新闻网和学生工作部从今天起联合推出“校园义工在行动”专题报道,以展示“校园义工”们的志愿风采,分享他们默默付出背后的点滴故事,去体悟平凡中折射出的美丽与纯真,进而启发和带动更多学子共同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

校园义工在行动:让每一个生命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

西苑的“一亩园”住着一个叫左延的11岁男孩。破旧的筒子楼里,两张床几乎占满了整个屋子,三个人同时进去就会感觉很挤。聪明伶俐的小左延能够流利地背诵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能非常逼真传神地画出唐老鸭、皮卡丘。然而,他不能和同龄孩子一样去学校上学,因为他患有“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身体免疫力差,外出很容易感染疾病。不过现在左延有一个很好的“老师”,这位“老师”每周准会去看望他一次,给他带去画册、字帖,给他讲授语文课业,给他描绘外面的世界。这位“老师”就是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的一位志愿者——周毅辉。

“小左延不能出门,他对外面的世界知道得太少了。我就是去陪他聊聊天,给他讲讲外面的故事。”最近周毅辉正在给左延上四年级语文课。讲到《飞夺泸定桥》,他会引入国共内战的历史;讲到《落花生》,他又会找来生科院的同学,补充有关植物的分类的知识。这些有趣的知识使左延非常感兴趣,一些场景还经常出现在他的图画里。小左延有一个自己的博客,温暖的粉红色调,博客上他的“职业”是“重病在身的乐观小画家”。“我真希望能找一个精通漫画的人来教左延画画,他很有天赋,而且梦想成为一个画家。”

周毅辉只是阳光志愿者协会义工活动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其实,无论在校园内还是校园外,还有很多束“阳光”闪耀着光芒、温暖着周围的人们。

 
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在向行人宣传志愿理念

燕园内,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们捧着鲜艳的心形募捐箱,捧着沉甸甸的书,迎向来往的路人,热情而恳切地推销着名为《至乐》的一本书,那就是“阳光义卖”活动。2008年12月6日、7日,阳光志愿者协会与北大物理学院合作的义卖活动为该院陈耘同学筹集了骨髓移植的部分手术费。而在此之前,“五一义卖”、“十一义卖”、“中网(中国网球公开赛)义卖”都是“阳光”每年例行的义卖活动。“阳光义卖”早已不局限在北大校内,中国地质大学等兄弟学校也逐渐成了“义卖根据地”。

“不少国家都有关于白血病知识的专业化宣传手册,但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一位阳光志愿者这样说。正因如此,“阳光”几年来一直在做着白血病宣传手册的在线翻译工作,现在“译爱”网站上已经能够看到它的电子版形式了。手册中介绍了白血病人的心理辅导、愈后康复方法,还有很多针对健康人群的保健知识。“专业化”、“一丝不苟”是这些译文给读者的感受,而在这些“一丝不苟”的背后,是志愿者们持久的付出。

“道培医院”是阳光志愿者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因为他们曾多次去看望那儿的白血病患者,劝慰病人家属,也给那儿的孩子们讲授课程。现在阳光正在筹备一个“杨氏太极”项目,对一些学生志愿者进行太极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培训。明年三月,志愿者们就可以到医院教患者打太极拳了。“这种面对面的帮助更加直接。”一位阳光志愿者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患者能够感受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关注他们。”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患上绝症,由此诞生了我国第一个民间骨髓库。”这是《北京青年报》对阳光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刘正琛的评价。刘正琛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12月,正在准备博士资格考试的他发现眼睛中有一个小斑点。经过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生命只剩下5年。

能够根治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是骨髓移植。而此时病床上的刘正琛才开始了解到中国白血病患者面临的严峻状况:中国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可当时中国的骨髓库中只有20万份骨髓的数据储备。在美国,每一百个人中有2个人捐赠骨髓;在中国台湾,每一百个人中有1个人捐赠骨髓;而在中国大陆,每一百人中只有0.01个人捐赠骨髓。

 
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在举办义卖活动

阳光慈善音乐会

终于,2002年1月20日,在这个漫长寒冬后的晴日,刘正琛决定建立民间骨髓库,“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阳光计划”——“阳光骨髓数据库”由此一点点壮大起来。到2002年3月11日,即刘正琛的24岁生日时,共108人完成了HLA检测,“阳光100”完成了;到2004年4月11日,复活节,加入阳光骨髓库的人已经达到1118名,“阳光1000”完成了;而现在,刘正琛“5年生命”的预期早已被奇迹打破了,而他和其他所有阳光志愿者们,正在向“阳光10000”努力着……

阳光志愿者们愿意叫自己“阳光人”。他们中有人说:“阳光可以是温暖的,它给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同时也使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也有人说:“阳光可以是耀眼的,它驱散患者心中的阴霾,同时也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用于“阳光义卖”的正是刘正琛所写的《至乐》。“至乐”来源于庄子的一句话:“天下有至乐无有哉?”现在刘正琛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让每一个生命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这就是“阳光人”最大的快乐。

 

编辑:文尚 李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