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中的白衣天使——访北京大学2008级本科生军训团随团医务组

在怀柔军训基地,我们常常会注意到,几位背着医药箱的医务人员徘徊在训练场附近。一旦有同学感到身体不适,她们一定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的。她们被称为绿色军营中的白衣天使。

在每年的军训时期,随团的医护人员们都是训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学校都会派出四名左右的校医院医生随队为军训中的同学们全程护航。今年由于训练量和训练时长均高于往年,医务组人员增加到了六名,她们是:医务组组长李华,外科医生戴春燕,内科医生王菁、刘景兰、谢泉、张坤。这六位医生不仅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救助经验,而且大都参加过以往的军训救护,在军训过程中发生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时,能采取迅速而有效的解决措施。

由于今年的军训任务比往年更加繁重,为了保证同学军训期间可以随时就医,医务组的工作时间比往年有所延长,保证24小时不间断待命。医务组组长李华是位热情而开朗的医生,她向记者谈起了医务组的故事。李医生告诉记者,为了让医生们能够轮休,现在军训医务组的值班分为三班,大约八个小时会轮换一次。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除了外出巡查的两名医生,其余四名都在医护室值班,两位医生在同学诊治病情,两位在整理药物。记者询问李医生之后才得知,医务组的医生们即便是在休息时间也不愿意离开。其中的戴春燕医生,已经50多岁了,自己又有高血压,可是值了夜班也不肯回去休息。大家都“赶”她走,可她总是说她是唯一的外科医生,万一有同学磕伤碰伤,她真的放心不下。这时,记者看见戴医生又背上了大大的医药箱,走向阳光满溢的操场,去守护那些正在站军姿的同学们。

在记者和李医生交谈的过程中,一旁的刘医生正在轻声细语地与一位眼眶红肿的女生说话。刘医生告诉记者,这位女生中午哭着进到医务室,说自己身体特别不舒服。经过她的悉心检查,发现女孩只是轻微感冒,而由于心理压力和紧张才产生较重的不适。对于这种情况,刘医生深谙‘心病还需心药医’的道理,她不断地安慰开导这个女生,耐心向她说明现在的情况和应对办法,并鼓励她坚持下来。一个小小的片段,让记者充分地感受到,医务组医生们的良药不仅有治病的冲剂胶囊,更有贴心的关怀和鼓励。她们为同学们的训练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保障。

李医生还告诉记者,由于军训强度大,同学初到军训基地出现身体不适应的现象应属正常。这几天来到医务室就诊的同学达到了两三百人次,大多是嗓子痛、感冒、外伤以及晒伤。但是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坚强,大多都是作了简单处理后就回到了训练场上继续坚持训练。此时,一旁的刘医生告诉记者,前两天一连有一位同学扁桃体化脓,发烧38摄氏度,医生要为她开病假条让她回宿舍休养,但是这位同学拒绝了,执意回到了训练场。刘医生追到训练场多次劝她休息,可是她一边说自己没事,一边还在为全连同学摆凳子。 “真不能再把她们当孩子了,要把她们当军人看待。”刘医生赞叹道。

在采访的最后,李医生嘱咐记者要多多提醒同学们在艰苦的训练中保护好自己。身体不舒服一定不要硬撑,医务组会为大家提供充分的保障。

采访很快结束了,医务室的医生们马上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为前来就诊的学生们细心诊治。当我们在沙石地上站军姿时,当我们在烈日下走列队时,我们知道,身后有这样一群人在不离不弃地守护着我们,并且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孩子破茧成蝶的蜕变而感到骄傲。她们就是这训练场上无私奉献的医生们,就是这绿营中那美丽的白衣天使。

 

编辑:聪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