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大体育观”系列报道之三】训练,成绩背后更有真情

编者按:“体育”在一所大学中应当承担怎样的角色?早在上个世纪初,蔡元培校长就提出“完全人格,首为体育”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和青年学生。近年来,北京大学围绕这个命题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大体育观”。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体育教育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也在实践和理论上丰富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

2009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是北京奥运会后的第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的60年华诞。这一年,北大体育全面开花、硕果累累,在重点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卓越的成绩向社会汇报,向祖国献礼。

5月,北京大学田径队在北京高校第四十七届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佳绩,包揽了全部四项团体冠军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创造了1990年以来最好成绩;6月22日,第十一届CUBA总决赛中,北京大学女篮代表队奋勇拼搏,获得亚军,取得了自2003年进入八强赛以来最好的成绩;7月11日,赵冉在第2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力压众多国外选手夺得中国大学生代表团在本次大运会上的第一块田径金牌,也为北京大学赢得竞技体育领域内的第一个世界冠军;8月初,北京大学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男团第一、女团第三,创历史最好成绩;8月8日-14日,北京大学在“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夺得男单冠军、混双冠军;8月30日,北京大学赛艇队战胜哈佛、剑桥等名校代表队,摘得“2009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冠军……

日前,北大新闻网记者专访了主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岳素兰和体育教研部的部分教练和队员,以“大体育观”的教育方针为基本点,从全局的高度和鲜活的角度反映北京大学在“大体育观”理念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展示学校在体育多个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形成了系列专题报道——“北大‘大体育观’”。

【北大“大体育观”系列报道之三】训练,成绩背后更有真情

在2009年北京高校第四十七届田径运动会上,北京大学以“大满贯”的形式夺得全部四项冠军,创近20年来最好成绩。在一个个“冠军”的光环背后,蕴藏着所有教练员、运动员怎样的努力与付出?场上场下,他们有怎样欢乐与辛酸?近日,记者采访了跳远及三级跳教练吴尚辉、社会学系学生运动员刘晓,细致了解这个为着共同荣誉而拼搏的团队。

学生与运动员——互为补益的双重身份

采访时,陆续有运动员来到运动场,喊声“吴老师”,然后就开始做准备活动了。有些运动员鼻上还架着眼镜,轻松活泼的样子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就是在各大体育比赛上争金夺银的运动员。与专业运动员不同的是,他们有“学生”与“运动员”双重身份。

 
腾空一跃

“为学生长远考虑”是学校之所以在文化课与训练上同时严格要求的出发点。吴教练认为,这样的培养方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知识框架,对整个人生中分析、判断问题均有所帮助”,又能够“有助于运动员理解体育理念、理论”,是北京大学培养体育人才的一个优势。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刘晓认为学生运动员每天需要学习文化课,还可以与宿舍同学交流、谈心,“不像专业运动员生活那样单调。”

而相对于普通本科生,体育特长生也有他们独特的优势。“体育生的毅力往往强于本科生”,吴老师认为体育生更加“认真”、“开朗”、“有韧性”。而刘晓也从自身的感觉告诉记者,体育竞技的经历使她“更能够用开阔的心态来看待得与失”。

面对文化课与体育训练的双重压力,运动员与教练不得不压缩训练时间,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谈到训练方法时,吴老师强调“针对性”,即找到缺点、重点优先、逐个解决。“像一只手上各个手指长度不同一样,训练时暴露出来的缺点也主次不同。找到缺点,然后从最主要的大问题开始解决,一步步加以改善。”

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非常看重文化课教育。教练在与运动员闲谈时常提起“要珍惜这样的学习氛围”,“感恩北大”。

劳力又劳心——“熬人”的训练状态

与其它院校相比,“教练随队员的时间走”是北京大学体育生训练最为特殊的一点。

训练中,教练在为运动员压腿

北大体育生分散在不同的院系,选课、复习等方面的时间安排均不同,很难有时间将所有队员集中训练,而这就辛苦了教练们。“有时上一拨队员刚走,教练马上就要开始下一拨队员的训练了,”刘晓说,“教练连续好几个小时地站在运动场上那都是常有的事。”不仅如此,由于教练们除了运动员的训练工作之外还要担任平时的体育教学工作,因此每个周末也总要安排部分队员的训练。

除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力”之外,教练们更辛苦的地方还在于“劳心”。对于每一个学生,教练都要制定出不同的训练计划,哪一天训练力量、哪一天训练速度、需要达到怎样的训练目标等等,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实验室提供的各项指标检测值说明运动员怎样的身体状况、运动员处在哪个训练周期、学生当前面临的课业负担重不重……许多具体而琐碎的方面都要考虑进去。一个训练计划的制定经常要花几天时间。

吴教练用“熬人”这个词来形容每日的工作状态,“真是既劳力又劳心,经常连饭都不想吃。”

“有一次我们刚刚来到训练场,看到教练躺在垫子上睡着了。”刘晓回忆起去年的一个下午,她和另外几个运动员在体育场看到的一幕:跑道边,吴教练侧躺在训练用的垫子上,安静地睡着了。几位运动员谁都没有去叫醒他,而是静悄悄地各自开始了准备活动,“好让吴老师再多睡一会儿”。

奋斗并珍惜——互相传递的一种信念

“我推着孩子们向前走,孩子们也推着我向前走。”在吴教练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共同奋斗、彼此鼓励,是一份温暖、默契和理解。

吴教练经常对学生讲“体育就是塑造和展示人体的美”。“运动员都是在运动方面极具天赋的,”他坚信“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要挖掘出运动员最大的潜能”。而对于运动员们,“不断追求更好的成绩”不仅是一种目标,而且成为了一种习惯。

 
跳跃

“感觉训练的时候教练传递给我们一种力量。”刘晓认为训练时教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技巧上。尤其令她感受深刻的是,每次跑步时教练总会在一旁用很冲、很有爆发力的声音加油鼓劲,让跑道上的运动员们“很受感染”。

教练们每每用“丫头”、“孩子”等字眼来称呼他们的运动员学生。训练之后或比赛之间,大家常常在一起吃饭、聊天。学生们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与教练谈心,而教练也希望“更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生活环境、自身调节等情况”。刘晓告诉记者:“有时压力太大不愿意训练了,有时无论怎样反复训练但成绩仍上不去,这时教练都会和我们谈话,告诉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些。”

 
北大赛艇队在比赛中

共同训练、共同参加比赛、共同面对问题克服困难,长时间的相处使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不仅仅是普通的师生关系。“在我看来,教练有三个身份,”刘晓说,“只在训练时严厉一些,是教练身份;平时是朋友;而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困难时像一个有经验、有阅历的长辈。”

“我们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受苦、拼搏为的是同一种荣誉,因而更加珍惜。”吴教练如是说。

 

图片由体育教研部提供

编辑:文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