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尚永丰、陶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北京大学医学部尚永丰教授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教授当选地学部院士。

中国科学院12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增选共从296名有效候选人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经院士推荐、通信预选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中科院今年同步选举产生6名外籍院士。

这次新当选的35名院士分属中科院各个学部,其中,数学物理学部6名,化学部8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5名,地学部5名,信息技术科学部4名,技术科学部7名。

据介绍,中科院这次新当选的35名院士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为54.1岁,其中60岁以下的27名,占77%。35名新当选的院士中有5名女科学家。

链接:

尚永丰院士简介

尚永丰,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198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兽药监察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长江学者。

尚永丰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克隆了多个肿瘤相关基因,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在染色质重塑中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

研究工作曾获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荣誉,并获2007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尚永丰本人还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度美国ELI Lilly公司的“礼来科研成就奖”和200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还是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导师。

尚永丰2004年起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副主编,2007年被国际著名学术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聘为编委(Editorial Board)。

陶澍院士简介

陶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地理学家。1950年8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1984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ES&T顾问编委、IEAM副主编及EP、JEGH等国际刊物编委。

陶澍主要研究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建立了中国高分辨多环芳烃排放和全球多环芳烃排放清单;证明了同分异构多环芳烃在迁移过程中的分异;建立了多介质源解析方法;在污染物区域环境归趋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多介质模型、阐明了决定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异的主要机理、建立多环芳烃从产生、迁移、暴露到健康危害的系统模拟方法、揭示了有机氯农药摄入量与人体组织残留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多环芳烃呼吸暴露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危害,将基因易感性等参数的变异特征引入风险模型,定量阐明了健康风险的变异和不确定性。

编辑:知秋 聪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