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之一】《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追梦 叩开考古的门

【编者按】随着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榜单的出炉,又有11门精品课程脱颖而出。为了展现北大丰硕的教学成果,彰显名师风采和课程魅力,北大教务部与北大新闻网联合推出了《2009精品课程风采录》系列报道。让我们跟随名师的足迹,去感受充溢着学术思潮的杏坛芬芳,聆听贤者求真为人的谆谆教诲,一睹他们“传道、受业、解惑”的师道风采……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是他们笃行不舍的毕生追求,著书立说、兼收并蓄是他们经年不懈的治学途径,温厚恭谨、虚怀下士是他们高洁无瑕的道德节操。正是他们,在三尺讲堂上绘出了一幅“谈笑有鸿儒”的画卷,让万千学子徜徉其中,留恋忘返之际,已受益匪浅。

他们或风姿倜傥,漫步学海,带领我们触摸历史,进入五四,一览历史的风云突变;或严谨治学,大胆求证,身体力行,细心实验,将数字逻辑电路的精彩和奥妙缓缓道出;或精通医道,勤于育人,把白衣使者和育人园丁的职责融于一身,药理、神经、流行病学,无不“术业有专攻”……这些精彩的课程和学术著作给了我们一个接近学者,对话大师的绝好机会:每一个课堂都是一汪知识的海洋,每一句殷殷教诲都是一只高举的风帆,扶持着我们抵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开阔境界,上能摘获知识峰顶的桂冠,下可撷取海底潜藏的明珠。

然而,他们传授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处世的才学,立身的技能,还有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深邃思想。“道无形,却经风雨传千载,积如山重; 师淡泊,皆是尘灰披两肩,备受人尊。”淡泊明志,道义传承,这是每一个致力于求学的师者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诉求。他们的言传身教在一点一滴中浸入我们的心田,勉励我们甘于寂寞,不慕浮华,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扎实前行。

“清茶伴孤灯”的辛勤抹不去师者桃李芬芳的光芒,双鬓斑白的老迈依旧记录着他们谈笑自若指点学林的风彩。在这一组系列报道里,你将看到北大这个知识宝库中最美丽的璞玉。璞玉的珍贵在于它的浑然天成和纯美质朴,这些名师学者正是未经伪饰的玉石,他们用真学识,真性情,真言行博得了一代代学子的崇敬和爱戴,他们的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也将随着睿智的语言和勤恳的身影,长久地,留存在我们心中……

【2009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之一】

《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追梦 叩开考古的门

深秋,在陕西省岐山县凤凰山下的一片黄土地上:火舌中欢腾地爆裂出鲜红纸屑,一支支鞭炮在热烈地燃放。一群头戴草帽的人,携带着各式工具——铲、锄、不知名的仪器,甚至还有几台相机,带着敬畏的表情,凝视着这庄严的仪式。

这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田野考古实习课程的师生们,在实习基地之一——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举行的简短而又庄重的开工典礼。自此,这二十多个学生将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为期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古实习。

田野考古实习,这门远离校园的课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2009年11月,记者走进了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在张弛和雷兴山两位老师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了一群田野追梦的人。

场面壮观的遗址发掘

从这里,叩开考古的门

“如果不去实习,你就进不了考古这个门。”考古文博学院的张弛老师这样向记者说明田野考古实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作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田野考古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考古学田野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田野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特定领域的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目前,北大的田野考古实习共有三个组,即由山东、陕西周公庙、河南郑州八里岗三个基地轮流承担实习任务。每年秋季,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基地,在野外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考古实习,课程内容包括考古发掘、田野调查、室内整理和编写报告四个部分。因此,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虽然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到了田野考古工作的方法、技术和理念,但这些仅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比如我们在课堂上说要根据土质土色划分底层,但同学们一旦到了田野就不知道如何判断、如何去划分地层。只有经过严格的实践实验,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将来独立从事田野工作的能力。”雷兴山老师告诉我们。

著名的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曾对刚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的学生们说:“现在可能你们中的有些人还有点迷惑和失落:我以后就要搞考古了吗?但在你真正进入这个角色后,你就不想离开这里了。”

拥抱田野,拿起劳动人民的锄

从最开始的划分地层、分析遗迹现象及层位关系,到如何清理遗迹、判断堆积过程,在遗址发掘时期,每天一大早,同学们就跟随老师学习各项考古技术和方法。照相、测绘、文字记录,都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

在发掘实习后,一般要进行一至两周的遗址调查。师生们每天早上带上干粮出发,奔走于遗址之上:地面踏察、GPS定位测量、观察迹象、清理遗址断面、采集遗物……任务相当之重。中午,在村子里吃一顿泡面之类的工作餐、稍作休整后,他们又匆匆出发。这样的生活,既有栉风沐雨的求学辛劳,同样也有披星戴月回归时收获的喜悦。

而室内,是另一片“田野”。在实习基地的楼内,同学们也并不轻松:遗物分类、砖瓦和陶片的整理、卜甲的清理与改号器物绘图等等这些工作,都极大地考验了同学们的耐心和技术。编写报告,则是最后紧张的并肩一战:建立GIS系统,小件整理,烧土块整理,分型分式……到最后编写发掘报告的时候,师生们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他们要握得住知识分子的笔,也拿得起劳动人民的锄。

在这茫茫中原探寻黄土下的秘密,感受与中华文明的滥觞血脉沟通的情缘于他们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他们以纸笔摩挲画下古物轮廓,用光影精仪透视千年往事,最后变成世间对往古文明的珍贵纪念,则是我们之幸了。

室内整理

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这是另一个课堂

这个课堂不仅有知识技术,更有生活。同学们在学习之余,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操心负责。买菜、做饭、刷锅洗碗、理发洗衣……同学们都共同承担、相互帮助。

每天白天干满8小时田野工作,晚上回来整理资料、记录、补图。不像在学校,在这里光是刷盘洗碗、操心伙食都很费时间和心思;农村里没有暖气,一个冬天,手脚都冻坏了。 “同学们吃这种苦更多一些,但这种苦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有些同学吃不了这个苦,也有些同学经历了这种锻炼,从此适应了,也有心理准备了,觉得‘我可以做这个!’” 张弛老师说。

“这样的生活与学校生活差别很大,它让学生进入到另一种社会关系中,提高了他们沟通、自理等各方面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在这种锻炼中发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

课外休闲

一部北大的考古学史就是一部中国的考古学史

“我们考古系有个特点,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特别好。”雷兴山老师打趣地说。“我这里是个‘八卦中心’,每个同学最近在干什么、想啥子,我这都知道。老师必须熟悉学生的学习进展、思想变化和个人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在我们看来,大学培养人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

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考古系的优良传统。田野考古实习的师生们半年来都在一起工作、生活、学习,老师随时都要起着示范带头作用。因此,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对老师的道德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非常高。老师们往往都是第一个上工地、而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的人;除了承担工作、教学方面的任务,他们往往还要面对巨大的家庭方面的压力。但是老师们坚持言传身教,努力奋斗在考古教学的第一线:一位带课老师身患癌症,他清楚自己的病情却一直不让其他老师告诉学生,至今仍在基地带着学生实习;老师们都深受学生的爱戴,好几位老师都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北大田野考古走到今天的规模,是老师们爱岗敬业、热爱考古事业、默默奉献的结果。这其中凝聚的是北大考古人的精神。

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田野调查

北大田野考古的培养模式是几代考古人用心血浇铸而成的。从50年代最早建立,到现在发展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一流的考古专业,北大考古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北大田野考古实习不仅是全国同类课程中规模最大的,其水平之高也受到世界同行的瞩目。从90年代开始评出的中国考古十大发现,北大考古系获得了其中十六项,高于全国其他高校所获总和;田野考古实习多次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2007年,该课程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由北大实习带队老师主持制定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被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实习队伍在周公庙等遗址的发掘成果和该课程不断引进的先进考古技术,一直受到考古界的高度瞩目。

可以说,一部北大的考古学史就是一部中国的考古学史。

静静坐落于湖边的赛克勒博物馆,在冬雪掩映下的斑驳红墙仍然透出一股肃穆庄严之气。坚守学术和田野的北大考古人,一定能在这广袤深厚的黄土地上,续写中国考古学的绚烂篇章。(新闻网记者王伟亦对此文有贡献)

 

编辑:聪平 李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