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 | 汪锋:《白语方言发声的变异与演化》

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重点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旨在展示新时期北大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研究特色,扩大北大人文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北大人文学科老中青学者的优秀成果,共包括17套丛书,即“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大世界史研究丛书”“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北大对外汉语研究丛书”“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北大人文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目前已经立项344部专著,其中64部已经出版,另有40余部已经交稿。新闻网拟陆续介绍已经出版的专著,以增进广大读者对本文库的了解。本期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系汪锋教授的著作《白语方言发声的变异与演化》。

image1.jpeg

内容简介

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本书研究了白语方言中的发声变异,通过历史比较阐明了嗓音上松紧对立的来源。基于嗓音数据(基频、开商、速度商),分析了剑川、大理、祥云、元江等地白语方言的变异情况,发现不同个体以不同的策略来实现对立;在语言接触的影响下,发声变异与社会因素进一步关联;内部的音系环境(如鼻音)与发声也相互有影响;声调实现时既可以发声方式为主,也可以基频为主。因此,白语嗓音的变异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声调适应机制。

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白语方言中特殊发声类型的来源;第二章描写了语言发声类型研究方法的发展及白语发声研究的概况,同时详细介绍了本书所使用的声门阻抗信号的嗓音采集方法及发声参数的提取手段;第三章以剑川金星村的白语为例,通过提取声学和生理参数来分析语音性质,考察从中体现出的变异情况;第四章以大理美坝白语为例,对白语声调的发声变异进行较大规模的量化分析;第五章以祥云城北白语为例,观察不同白语发声类型规律的异同,并比较不同音系结构下发声的变异情况;第六章以元江安仁白语为例,讨论嗓音发声的演变,并分析不同参数在发声演变中的作用;第七章总结全书并指出白语声调的发声变异是在语言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机制。此外,附录详细列出了白语发声参数的分析结果。

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使用现代语音学手段研究语言接触是本书的重要创新点。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的接触研究,一直是学界在语言接触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书通过提取并分析声调的发声参数来考察语言接触、变异与演化的相关表现,进而提出语言接触下白语嗓音的变异机制是一种声调适应机制。

本书的每个方言点发音人数量较多,最多28个,全书4个方言点众多发音人的材料都是作者及团队亲自调查的第一手语料。

本书研究对象的选择对于语言接触、语言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4个白语方言点代表了4种典型的白语语言分布环境及声调音系环境。剑川金星村是白族聚居区,周围都是白族村落。金星白语是传统白语发声类型研究所关注的白语点,有鼻化韵,有8个声调(4个平调,3个降调,1个升调);大理美坝白语方言分布于洱海以西典型的白族村落,也是白族聚居区,同时还处在交通要道上,受汉语影响的程度比剑川金星白语更深。美坝白语无鼻化韵,但也有8个声调(4个降调,3个平调,1个升调);祥云城北白语方言点远离洱海大本营,受汉语影响比前两个方言点更深。城北白语有鼻化韵,有7个声调(3个降调,3个平调,1个升调);元江安仁白语周边主要是哈尼族和汉族,不仅受到汉语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哈尼语的影响。安仁白语有鼻化韵,有7个声调(4个平调,2个降调,1个升调)。据此,本书探讨了在不同语言接触的背景下,语言是如何适应协调内外因素的,这对于理解语言接触的具体实现、反思其历史过程,都有重要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汪锋,2004年获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近年来也致力于语言学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主要著作有《白语方言发声的变异与演化》(2022)、《汉藏语言比较的方法与实践》(2013)、《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2012)。

专题链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e308105773af410bb937b7be2bd22c21.pn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