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发展论坛第三期“从‘选留’干部到青年经济学者”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学生工作部积极探索辅导员赋能发展新模式,创设“悟初心·引旗帜·启成长”北京大学辅导员发展论坛,为辅导员搭建朋辈交流平台与发展支持体系,助力学工干部深悟理想信念、明晰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提升育人本领。

11月23日下午,第三期辅导员发展论坛“从‘选留’干部到青年经济学者”在新太阳学生中心350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周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助理教授、研究员李博担任主讲嘉宾,结合学工干部与教师学者的双重身份经历,围绕经济学原理与思政元素融合、辅导员成长发展路径等主题进行分享,回顾从学工到学术的心路历程,展现育人工作者的潜能与担当。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出席论坛,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户国栋,学生工作部领导班子及中心主任、校团委相关同志与来自校本部和深圳研究生院的80余位学工干部一同参与论坛,聆听成长故事,交流育人心得。论坛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王祯主持。

宁琦与辅导员现场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学生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教学课堂、科研课堂、社会课堂的联通配合,更应充分激发思政引领、学生管理与教学科研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和效能。在工作新常态下,学工干部也应借鉴吸取“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的态度和精神,守正创新、开拓思路,在学生工作和个人发展的广阔平台中攻克新问题、创造新成绩。

周羿以“不确定性下的适应与选择”为主题进行分享。周羿曾于2006年担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选留学生工作干部,2017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周羿分享了自己在人生中众多重要的分叉路口摆脱迷茫困惑、作出方向选择的故事,师长口中“如果不明白要选哪条路,就去走最宽的路”的话语让周羿确定了投入育人育才庄严事业的决心,也促使他在进一步的实践思考中最终成长为一名青年经济学者,在科研道路上续写初心。周羿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丰富的经济学案例,剖析了个人生涯发展中何为“好的选择”,勉励辅导员们既要善于以多元化视角广泛搜集内外部信息,科学规划个人发展路径,更要不断增强韧性本领,提高适应“时”与“势”变化的能力水平。

周羿分享

李博以“润物无声——浅谈经济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为主题开展分享。李博曾于2010年担任数学科学学院选留学生工作干部,2018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并担任2018级本科生班主任。李博讲述了自己在学生工作中锻炼成长、结识志同道合伙伴、与同学们建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从思政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三者的关系入手,深入探讨经济学与课程思政如何有机结合这一中心问题。李博提道,经济学研究与国家发展、社会变革、人民福祉密切相关,具有天然的“思政”亲和力,通过大量事实、案例、数据的浸润,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培养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正确理解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变与不变,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立志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李博分享

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学生思政工作、关心关怀辅导员队伍建设。宁琦第二次出席论坛,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与辅导员们亲切交流。宁琦表示,两位嘉宾以选留辅导员工作为基底,一步步迈向更广阔的人生天地,以精深的学术研究继续教书育人事业、服务国家发展实践,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充分体会到辅导员队伍的无限潜力和人生道路的多种可能性。辅导员队伍作为思想引领和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供给者”、能量“输出方”,更应在实践中锻炼、在思考中沉淀,通过直接经验的积累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明确自身的擅长领域与成长目标,于不确定性中坚定内心答案、适应拥抱改变,在育人实践与终身学习中实现持续输入、长久输出的良性循环。

在互动提问环节,与会辅导员就如何处理好选留期间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科学引导学生选择学术道路等话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主讲嘉宾以切身经历体悟为老师们答疑解难,提出要珍惜学习时光,重视能力积累,多听学生说,引导真正做。

辅导员互动提问

辅导员们表示,将从两位前辈的宝贵经验中汲取经验智慧,以妙趣横生的理论案例开拓启发思路,努力将科研工作者的态度与精神借鉴到学生工作中来,以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投身育人事业,以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研判工作形势,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改进工作方法。

与会辅导员认真聆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学生工作部将不断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配合,继续以辅导员发展论坛为抓手,深挖资源、创新机制,畅通发展渠道,深化提升赋能,将辅导员队伍培养成一支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宏伟事业中奋力开创北大学生工作新局面。

辅导员心得体会摘编

通过两位从选留学生干部队伍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经济学者的成长经历分享,我们了解了周羿老师选择学生工作的初心以及从学工向学术转变的原因与契机,感悟到不确定性下“做计划的能力很重要,但适应也是人生的重要能力”的哲理与内涵;通过李博老师从专业名词与课堂案例出发、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的分享,我们了解到打通第一、第二课堂壁垒,在课堂中做好思政引领的途径与方式。两位青年学者离开选留队伍后,以另一种身份归来,激励了我们积极探索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也使我们意识到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张亚楠 经济学院选留辅导员

两位师兄从选留辅导员工作为切入点,结合亲身经历和专业背景,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的青春岁月。这种岁月是有方向、有引领的岁月,也是有思考、有实践的岁月,还是有转折、有变化的岁月。对于辅导员工作而言,帮助学生拓宽思路、解疑答惑、助力成长是本职工作,两位师兄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分享为我们打开了工作思路,激励我们再出发。

——伍昕钰 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

教学科研和思政工作是立德树人事业的一体两面,具有紧密交织、相辅相成的关系。今天两位在双重战线上奋斗过的前辈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倾情讲述,结合学术论文、个人生活、教学案例中的故事进行了生动分享,帮助我开拓了育人思路。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他们面对人生道路选择时“拥抱不确定性”,在遇到困难时“有卷土重来的勇气”;也要与教学科研队伍协同联动,推动第一、第二课堂打破壁垒、深度融合;更要注重保持个人学习状态,做学习型、赋能型育人工作者。

——刘芸芸 国家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

非常荣幸能在场聆听两位前辈为我们讲述从辅导员到学者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名即将离开岗位、攻读硕士学位的选留辅导员,在这个对未来发展颇为迷茫的时期,两位老师的分享不仅帮助我调整了心态,还引导我重拾了对学术事业的梦想。在之后的人生中,我将以两位优秀的老师为榜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向阳生长。

——迟源 元培学院选留辅导员

两位老师在分享中提到我们做学生工作时需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领路人,并就此展开个人选留经历的回忆,在前辈充满温情的讲述中,我了解到选留经历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即使现今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也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成为一名选留辅导员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选择,我们需要珍惜宝贵机会,努力扎根学生工作土壤,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增长才干,脚踏实地,努力将选留工作期间收获的阅历和情感内化为生命力量,支撑自己走出更广阔的人生天地。

——梁沁 学生资助中心选留辅导员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