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光主讲才斋讲堂第175讲:论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

中华文化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是当下文化、艺术领域极为重要的范畴。2019年3月28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影视委员会副会长陈旭光教授做客才斋讲堂,论述了中华美学、艺术精神在作为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的电影中的影像化转化,以及写意性、意境、乐舞、民间性艺术精神、某些“亚文化”美学等在中国当下电影实践中的影像表现。

陈旭光主讲才斋讲堂第175讲

通过论述“道”与“艺”的关系,陈旭光阐述了对中华文化(美学)精神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考。“道”是通过“艺”或“技”等生产或创作活动而呈现出来的。就现代电影艺术的实践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或中国艺术精神则是通过电影影像语言、叙事方式和主题表达等体现出来的。

C:\Users\cgjsk\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IMG_9967.jpg

讲座现场

陈旭光分析了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艺术精神在银幕影像世界中“现代转化”的前提与条件,即中国艺术精神现代转化的当下性问题,包括电影自身的本体语言特性、文化转化的“文化折扣”、电影的大众文化性、文化融合等。结合具体的影片赏析,陈旭光为同学们解析了不同美学形态的传统文化或传统美学、艺术精神在今日中国电影中的转换和呈现。他着重展示了写意精神与文人文化的转化、艺术意境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乐舞精神的影像流变等;还对错彩镂金、浓墨重彩的民间艺术美学与世俗化精神,传统“边缘文化”“亚文化”或“次文化”的现代转化等中国艺术精神现代转化形式进行了分析与讲解。

现场互动

陈旭光总结了对文化精神、美学精神或艺术精神“传统的现代转化”问题的思考。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我们既要尊重和敬畏传统文化,又要在艺术的再创造中秉持开放多元、有容乃大的从容心态,在冲突与融合的必要张力中,促进新型、和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