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举办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教育工作坊

2021年7月20日至7月23日,由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深圳技术大学德国工业文明研究中心和浙江科技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协办的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教育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浙江科技学院、深圳技术大学、天津职业师范大学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工作坊。

工作坊的核心议题包括德国的科学-技术文化的特征及其历史渊源、德国技术文化与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德国应用型-技术教育的体制与特点等。工作坊持续四天,每日一位主讲专家对特定议题进行报告和深入讨论,气氛热烈、互动充分。各位专家和与会者表示,这种独特的研讨模式让大家都有收获和启发。与会者对这一研究主题及研究的核心方向取得了基本的共识。

工作坊现场

工作坊由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陈洪捷教授主持。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以“德国职业教育的思想、实践和借鉴”为题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报告,之后与参会者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入讨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作题为“莱布尼茨眼中的中国科学和技术”的报告,论述了莱布尼茨对中国技术的研究,与参会者围绕中德、中西科技的交流进行了深刻讨论。张柏春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报告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讨论的时间却长达四个小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研究员阐释了“德国科学技术的特殊道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技术的差异性。参会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徐宏伟博士以“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为题,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任平博士以“德国劳动教育”为题也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陈洪捷就“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教育”这一研究主题作了专题报告,对这一研究议题的背景、方向、内涵以及研究重点进行了分享,阐释了课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的基本框架。

本次工作坊形式多样,环环相扣,报告、讨论与研学相结合,深入讨论、深度互动。工作坊为参会者提供了“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教育选读”阅读材料,共上下两册,计600多页。参会者在工作坊开始之前就先后收到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了预阅读,在工作坊期间,参会者又进行了重点阅读,并通过撰写内容提要或阅读笔记等方式进行内部交流。

参会人员和报告人一致认为,此次工作坊以学术研讨为中心,去会务形式之繁琐,堪称一种研讨学习的新模式,从中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学术体验。


合影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