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 |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周益萱:探工学之理,成国之大器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新时代青年,北大学子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同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实践中,奋勇争先、不怕吃苦、志存高远、挺膺担当,用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担当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2021—2022学年,共有654名学生获评国家奖学金,124名学生获评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他们在学术科创领域深耕探索,展现青年风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用爱与智慧,谱写青年赞歌;党团班建设中,他们知行合一厚植青年使命;基层调研实践中,他们脚踏实地彰显青年担当;他们立大志、养品行、学本领、强体魄,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他们赓续红色血脉,激昂青年意气;迈进时代新程,谱写奋斗华章。
  新闻网全新推出“青年榜样”专栏,从北京大学奖励奖学金获奖学生中遴选优秀代表,将他们的典型事迹在专栏中进行宣传报道,借此共同走进青年榜样的有为世界,学习青年榜样的人生态度,感受青年榜样的鸿鹄之志,汲取青年榜样的奋斗之力。

作为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周益萱曾获国家奖学金、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学金(两次)、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赛区二等奖。他还曾担任工学院2019级机器人工程班班长,其间带领班级荣获北京大学班级“五·四”奖杯。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周益萱认真对待学习,刻苦努力,基础扎实,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加深对专业的兴趣。现在周益萱已保送为本院直博生,即将开启全新的研究生生活。

“工之道,实为本,新为上”,周益萱认为,身为一名工学人应当立志解决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身处工学院新设立的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以及面对国家在当前领域的发展需求,她意识到自己可以依托专业的特点,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她加入了学院老师的科研团队,开展医疗机器人中的介入手术机器人方向的项目研发工作。该项目旨在解决小尺度手术场景下常规手术工具欠驱动、灵活性低从而容易导致手术失败的问题,相关成果即将见刊。尽管作为科研小白,刚开始遇到了许多困难与不适应,但是心中的理想总能支撑她一一克服,也是这份热情让她经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钻研未解决的问题。她特别关注微创手术的手术工具所面临的灵活性问题与医生操作的安全性问题,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研究让此类问题得到改进和解决。

周益萱参加北京大学班级“五·四”奖杯答辩

班级工作方面,周益萱连续三年担任班长。新专业有许多地方需要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探索,在此背景下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的融洽相处便尤为重要。在担任机器人班的班长期间,除了组织常规班会与集体团建之外,她还结合新专业的探索特点,努力促进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举办了诸如每学期针对教学的座谈会、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活动,尽可能帮助同学们对专业有更完整的认知。除此之外,她牵头设计了班徽、创办了班级公众号,困难生资助、心理危机排查等工作也都细心完成。在她任班长期间,全班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班级氛围也十分友善,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宿舍和教学楼中时常可见大家在一起讨论的身影,班级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有了上述基础,班级参加了各类评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获北京大学班级“五·四”奖杯、北京大学示范班集体、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等荣誉。

周益萱在弓行社参加训练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是在学术道路上远行的基础。课余时间,周益萱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加入了院羽毛球队与弓行社,并参与各项体育赛事,如“北大杯”、“硕博杯”等等。此外,她也不忘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经常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日常的图书馆志愿者等等,积极承担作为青年的使命。

“工道自然成,学为家国梦”。在这一方广阔的天地中,周益萱不断地探索,尝试拓宽自己生命的广度与深度。而支撑她努力前行的,是对学术研究的热忱、对服务集体的坚定和提升自我的追求。在接下来的燕园时光中,她将不负国家与学校的培养,为国造重器,努力交出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