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云思政 | “一次集结”线上微班会(第一辑) 燕园师生云相聚

编者按: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生工作部部署各院系学生班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线上班会重要内容,精心策划、深入动员,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结合院系学生党员及抗疫志愿者事迹,邀请专业教师、第二班主任、学工系统辅导员等参与分享,覆盖全体学生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一次集结”线上微班会视频

百年心理 云上集结

1917年,中国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创立;1926年,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在北京大学成立;1937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心理学系成立;1978年北京大学建立新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98年北京大学启动“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心理系进入飞速发展阶段;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大心理学经历了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扬帆启航,勇立潮头。

4月28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班第二班主任龚旗煌院士和身在家中的同学们“云上集结”,召开了一场特别的班会。燕在四海,风雨共度,空间的距离并不能阻隔大家心与心的联结,龚旗煌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生活点滴,都让这场班会变得温暖而又充实。

为国请战 回信聚力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鼓励更多的新时代新青年们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龚旗煌跟同学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常说‘小家背后是大家’,我们每个人背后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从北大校友钟南山院士,到乔杰院士、给总书记写信的王奔和吴超,再到坚持科研攻坚、在线教学老师们,居家防疫、服务社区的同学们,北大人时刻都在展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龚旗煌鼓励同学们不但要将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融入到对成长的思考中,还要融入到北大心理人的担当和奉献中,用蓬勃的青春力量交出合格的答卷。

暖心集体 点滴奉献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彭新玥与老师、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最近的思考和收获。从疫情之初把自己当做“孤岛”,到从总书记回信中汲取精神力量,加入线上志愿服务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传递能量与希望。她说:“这个寒冬,真诚感恩能与心院大家庭携手走过,我们定要铭记总书记嘱托,努力锤炼专业技能,为祖国的心理与认知科学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聪作为一名 “00后”,跟大家分享了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张聪读懂了总书记对青年人的肯定,看到了北大援鄂医疗队对北大精神的代代传承,同样也在自己点滴的努力中学会了奉献力量。他表示:“我们将会找到自己奉献的方式,交出属于我们‘00后’北大心理人的青春答卷。

认识成长 绽放青春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房超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心理学与成长、家庭、使命的关系。疫情期间,透过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亲子冲突中的爱和期待。房超鼓励同学们用合作与对话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带来真正的理解和心理上的成长。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从总书记回信出发,引导同学们要在实践中、在奉献中、在和人民群众的交往中不断成长,绽放青春力量。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谢晓非指出,实现幸福与我们的归属感、社会链接、个人的长期目标相关,这种自我实现的愉悦感是稳定和持续的。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鼓励更多的新时代新青年们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新时代的北大青年,要将自身成长成才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之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圆梦新一代,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专题链接: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