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召开新一届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4月18日下午,新一届北京大学国际合作委员会在英杰交流中心召开第一次会议。校长郝平、副校长田刚出席,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参会,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列席。会议由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主持。

会议现场

郝平指出,成立国际合作委员会是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大学的五大使命之一,对学校发展建设至关重要。学校多次研究,邀请长期从事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对国际化有深刻见解的专家教授、院系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加入国际合作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是学校国际合作的议事和决策咨询机构,主要发挥咨询建议、规划设计、审核监督、协调推进等职能,旨在推动制定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对接国家战略的举措,指导并协调各院系和职能部门通过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他希望国际合作委员会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郝平表示,在全球化时代,北京大学要不断推进国际发展,将国际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中要做好几项重点工作:引好用好留好一流国际人才,这是学校国际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把握国际科研前沿,追求最高的科研标准,及时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和趋势;了解大学在国际化治理方面的趋势,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他强调,北京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要主动掌握学术话语权;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通过打造平台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机会;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通过国际合作服务国家发展建设。

郝平致辞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两个议程,议程一为审议《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议程二为审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实验室”科研合作项目。夏红卫从战略构想、推进路径和行动计划三个方面汇报了《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委员们进行了认真审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该战略有利于明确学校在信息时代国际化发展中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路径,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实现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大家围绕战略的执行建言献策,提供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教授介绍了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实验室”科研合作项目。委员们就该项目的相关情况开展了深入交流研讨,还研究了北京大学与一些重要国际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等事宜。

田刚指出,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要量质并重,结合新时期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制定新目标,出台新举措。他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要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提供更好的支撑服务;要重视学校国际化工作队伍的建设,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能力;此外,要同步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多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吸引更多优秀师生来北大任教、学习。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