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雅:用当学生的心态当老师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关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北京大学,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王丽雅,2009年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2015年进入政府管理学院学习。先后担任校团委综合办公室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团校秘书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等职务。曾获得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共青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德育奖、北京大学共青团标兵等荣誉称号。

“如果要说一件这么多年始终坚持着的事情,那就是学生工作。”

王丽雅和学生工作的缘分始于2009年的新生党培。“2009年初入北大的时候,我已经是预备党员了。”聊起入学时的场景,王丽雅至今仍历历在目,正式开学前一周她就已经来到学校参加党员培训,并且在此期间当选班长,为自己的学工生涯埋下了伏笔。

王丽雅毕业照

真正让她决定投入学工的,是党员培训中的一次讲座。讲座的主讲人向同学们讲述真正的骨干就要能吃苦,就要有担当。“现在想想学校可能在有意地培养我们,”王丽雅说道,“在那场讲座里,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骨干应该做什么。”

此后没过多久,已经在院系担任团支书的王丽雅加入了校团委综合办公室。

“这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组织团体。”这是王丽雅对综办的第一印象。在综办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完成,除了要负责团委财务工作,处理、汇总团委的相关文件,还要管理校团委储藏室、会议室以及各种物资。在这么多的工作面前,王丽雅最先感受到的不是任务的繁重,而是整个组织的团结与奉献,以及来自组织的善意关怀。“当时有一个大四的师兄,几乎把课余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综办的工作。”王丽雅说自己震撼于师兄的奉献精神,同时也不断地向这位师兄请教问题,学会了很多办公的基础技能,变得更善于去待人接物、筹划活动、写好文章,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王丽雅坦言,在团委这个大平台上,学生并不是完成每个环节任务的螺丝钉,而是有无限潜力可能的个体,每个学生可以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团委发掘个人潜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给予每个人试错的机会,王丽雅在综办对此深有体会。

综办有一项工作内容是编写工作信息,每隔几周都要做一个评分汇总表报送上级单位,王丽雅曾负责过此项工作。她在一次的汇报表计算当中漏掉了几个关键数据,打印出来送到信息报告单位后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就在她胆战心惊地等待批评时,老师和学长学姐却过来安慰她,让她不要担心,后来王丽雅才知道自己应该承受的责罚都被老师和学长学姐承担了。风波过后,综办迅速调整了这项工作的流程,最初由一人计算报送的工作变成了两人各自独立计算后再汇总核对,王丽雅在此后的工作中碰到类似的任务也鲜少犯错。

学生时期的王丽雅,在加入综办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断汲取来自团委的关怀与教导,获得了飞速成长。

微信图片_20190916091458_副本.jpg

王丽雅在活动现场

如今,王丽雅已经是共青团系统的一位老师。十年来,为学生工作是王丽雅一直深爱着并且一直在坚持的事情。她的身份从学生变为老师,但是她一直坚持用做学生的心态做老师。“教育者先受教育”。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大时这样说道。教育不能“止步”,必须不断更新和增进,让方式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同学们的需求。

王丽雅一直在和学生一起战斗着。从带队跟海军联合实践,坐着军舰在海上停留四天体验军队生活,到带着学生“重返西南联大”,感受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学生为国求学、教师为国育才的精神状态,从和北大青年一起在五四百年之际重返红楼、重温誓言,到与2000多名师生共同为国庆70周年活动一起训练、彩排、奋斗,王丽雅从未忘记,只有一直和学生在一起、只有永远当好“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老师,才能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