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法日尼:择一城终老 他乡变故乡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关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北京大学,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穆斯塔法·萨法日尼(Moustapha Saphariny),1950年3月26日出生于巴勒斯坦图尔克利木市。1971—1976年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与历史,1978—1984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1990年在该系攻读博士学位。穆斯塔法·萨法日尼长期从事外交工作,1992—2002年担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现任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主任,并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任教。

清晨7点30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出现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室里。他一副典型的中东人长相,深眼窝,厚嘴唇,大络腮胡,一口京腔令人印象深刻。他就是巴勒斯坦国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望着陆陆续续赶来上课的学生,萨法日尼的思绪不禁回到自己在燕园的求学时光。

1971年,萨法日尼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学习性质是半工半读,他于1970年春到中国从事外交工作,担任巴解组织驻北京代表处副主任。

萨法日尼的办公地点位于如今北京的黄金地带——三里屯。然而当时他却称那里是“北京郊区”,周围都是果园和农田。萨法日尼发现自己根本坐不住,他在一次轰炸中受伤,不久就离开了前线。从前线下来的萨法日尼没有多少知识储备,不懂中文,更不懂外交,“对当时的我来说,做外交官是一件困难的事。”他十分留恋前线的生活,惦记着远方的战友和亲人。“很寂寞,语言不通,每天跑步时想和路上的人打招呼,他们都躲着我,指指点点的。”

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待了六个月就熬不住了,向巴解组织总部及驻北京办事处的领导正式提出申请,明确表示“不想在办事处工作,要求重返战斗前线”。无奈申请未被批准,不久之后的一次外交宴会改变了萨法日尼的想法。

1971年10月,萨法日尼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政府举办的国庆招待会,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总理。“我没感觉他是一位领导人,只觉得他是一个善良朴实的长辈。”

“你应当利用在中国的机会深入地学习,学习中国语言也很重要,中文可以作为连接中国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一座桥梁。”听了总理的这番话,他决定留在中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中文。

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特别是发音。萨法日尼那时已经20多岁,没有任何基础,学习起来很吃力。有四位老师教过他,其中郭振华给萨法日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戴着眼镜,脸庞红红的。”“郭老师会中文和英语,而我只会阿拉伯语,”师生之间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只能依靠手势打“哑谜”,常常相对无言。

读书期间,萨法日尼住在当时位于北大南门的26号楼326室。当时这座楼的二层住着越南和朝鲜留学生,一层是阿尔及利亚和东南亚其它国家的留学生。作为全校唯一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他住在三层。相邻的25号楼则住着来自这些国家的女留学生。留学生食堂离宿舍不算太远,按照留学生的国籍和人数安排桌次,每个国家的留学生都占据着食堂一角。萨法日尼和一位70多岁、来自乍得的阿卜杜拉教授同桌,“我们这张桌也被称为‘国际桌’”。

入学第二年,萨法日尼申请学校安排一个学阿拉伯语的学生与他同住。吴文斌就这样成了他的室友。他还和中国学生李生俊成了好朋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萨法日尼的中文进步非常快。

萨法日尼加入了北大足球队,后来还当上了队长。他多次参加校田径运动会,还获得了100米第二名的成绩,奖品至今保留着,“因为是北京大学颁给我的”。学习期间,萨法日尼去过中国的工厂和农村,还和其他留学生一起参加了旅游等活动,对中国的认识日渐加深。在美丽的燕园,他还邂逅了一生的爱人。“我妻子是一位漂亮的老挝姑娘,在西语系学习英文,她的中文非常好。”晚饭后,他们时常到未名湖畔漫步,聊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事,还一起在灯火通明的教室和图书馆学习。唱着《映山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和《月亮代表我的心》,他们在燕园喜结连理。

萨法日尼在北大学到的不只是语言和知识,他逐渐认识到,解决巴以问题有更好的方法,“武力不是解决国家争端和国际事务的唯一方式,还可以通过对话和磋商。”

萨法日尼和妻子、大女儿在未名湖畔留影

1991年,萨法日尼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担任驻印尼大使。1992年夏,萨法日尼担任巴勒斯坦驻华大使。

“担任巴勒斯坦驻华大使是我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荣誉。”回顾十年的外交官生涯,萨法日尼最难忘的就是2000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巴勒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巴勒斯坦,也是他几十年来的企盼。此外,萨法日尼还是中阿合作论坛的倡导者之一。

2002年,萨法日尼卸任大使,退休后选择定居在北京,他已离不开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从1998年起,萨法日尼开始给北大外国语学院阿语系学生上口语课,也是第一位讲课的阿拉伯大使。起初是每月一次,后来每周四节课,内容围绕中阿关系。“我的课没有固定教材,授课内容都是根据当时国内外情况,选择一些中阿合作友好关系相关的新闻、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或者其它一些时事要闻来讲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内容都成为他的重要教材。

萨法日尼参加博士答辩

萨法日尼不是没有考虑过休息,但是发现自己根本停不下来。“特别喜欢给中国学生上课,他们未来将成为中阿关系各领域发展的桥梁和骨干。”还能为中阿关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觉得很自豪。(文章根据《中国,我的第二故乡: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口述》整理编写而成,整理者:宁韶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