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人才集结号——北大洋先生】(六)罗伯特•斯卡拉宾诺:中美对话的桥梁

【编者按】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研讨会将于今年召开。值此战略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们将陆续推出“吹响人才集结号——北大洋先生”、“高才博学——优秀外籍博士后”、“与国际接轨、争创一流”等三个系列报道,回顾和总结6年来北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经验,为北大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献计献策。2006年以来,在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北京大学将引进国际人才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部署,聘请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校工作。他们分布在全校各个院系,兢兢业业地从事教学和合作研究,为北大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他们带领国内学术骨干力量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将青春和智慧献给了文明古国追求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为了认真梳理我校自2006年来引智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吹响人才集结号——北大洋先生”系列报道,力求从多个视角审视北大的引智工作,反映外籍教师对北大的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罗伯特•斯卡拉宾诺 (Robert A. Scalapino,1919—2011),男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荣休教授,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专家,美国中美关系国家委员会的创始人。在过去的32年间,斯卡拉宾诺教授曾经到过中国36次。1972年至1999 年,斯卡拉宾诺教授多次来访北大,并于1981 年开始在北大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美国和亚洲的讲座。1997年斯卡拉宾诺获得了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的称号。

今天的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于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国际化事物了。美国的食物、欧洲的服装、日本的汽车,这些几乎成为家家户户日用品的“国际化” 产品,而这些在几十年前,还曾经是那么遥远而陌生的词汇。然而,在国际差异明显的那个年代里,就已经有人开始了执著不懈地关注中国,了解中国,通过各种机会实地考察与研究中国。这些切实的研究影响了世界大国的外交政策,影响了中国在不断的成长中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并且影响了中国人认识和了解全球的眼光。这样的人,无疑值得我们对他表示最高的敬意。其中有一个人,名叫罗伯特•斯卡拉宾诺。

斯卡拉宾诺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专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他是美国中美关系国家委员会的创始人,并担任该会的第一任主席。在过去的32年间,斯卡拉宾诺教授曾经到过中国36次。20世纪50年代美国曾制定了一份《康伦报告》(The Strategic Idea of the Conlon Reporter),报告对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有着重要影响。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出自斯卡拉宾诺教授之手。

缘起•风云变幻的年代

2009 年,中国刚刚庆祝了自己60 岁的生日。而早在这个国家建立之前,斯卡拉宾诺教授就已经开始了自己和中国交流的渊源。

1947 年至1948 年,斯卡拉宾诺教授曾经担任过北大政治系教授钱端升在哈佛大学任教时的学术助手。与钱教授的交流让他对发生在中国的变革和这个古老的国家充满着兴趣,那时的经历,也正是他和北大交往的缘起。

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于局势的紧张,斯卡拉宾诺教授几次试图来中国都无果而终。随后的20多年间,他集中研究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国可以选择的应对政策。这些出色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美国肯尼迪政府的中国问题专家。直到1972 年12月,即尼克松访华的10 个月后,他终于获得首次受邀访华的机会。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周培源先生和他的妻子陪同斯卡拉宾诺教授完成了他的首次北京之旅,直到今天,这次“凿冰”之旅给他留下许多清晰的回忆。他说,在由周培源副校长主持的一次晚宴上,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的一句话让他始终记忆犹新。乔冠华盛赞了尼克松总统和他为改善中美关系所做出的努力,却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肯尼迪政府的反感。这让曾经为肯尼迪政府提出很多改善中美关系的政策建议的斯卡拉宾诺教授感到困惑。

带着这种困惑,斯卡拉宾诺教授始终注意研究中国,并且力争每一次可能的机会来到中国实地考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亲历中国的点滴变化。1979 年春天,他第二次访问北京大学,当时的副校长告诉他,中国已经恢复了大学生的入学考试,学生的入学不再需要受到种种身份的限制,因此招收学生的质量明显提高了。而当时的北大也已经迎来了160名外国学生入住燕园,另外有50多名北大学子将要去美国深造。当时学校已经写信给斯卡拉宾诺教授所在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希望邀请老师和学生来北大访问。“这对我的将来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大概这也是我和北大最早的一次相互选择。”斯卡拉宾诺教授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

北大•见证崛起的中国

时间向着重新焕发出生机的春天悄然迈进。1981年的春天,第三次来到北大的斯卡拉宾诺教授,给北大的师生们带来了他新的研究成果。当时,他在北大做了一系列关于美国和亚洲的讲座,每星期三次,持续了三个多星期。

那样的机会在那个年代里,显得格外珍贵。据斯卡拉宾诺教授回忆,当时每次来参加讲座的人数大概有100多人,远远超过了教室座位能容纳的数量。站在走廊里、座位旁的人中,不仅有北大学生,还有北大的教职工,甚至是一些官员。担任他讲座翻译的是袁明老师,尽管当时她还是北大校园里一名年轻的教师,但30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成为知名的中美问题专家。

那应该是一次新思想的洗礼

斯卡拉宾诺教授在讲座的过程中,与很多学生和教师也进行了私下的交流。尽管有很多学生在讲座上虽没有提问题,但在课堂下面的交流里,他们却表现出了活泼的一面。年轻学子们广泛支持着改革开放政策,虽然可能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政策最终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变化。不过确定无疑的是,那的确是一个急需变化的年代。斯卡拉宾诺教授一直观察并记录着这种变化的过程。在他80年代几次来访中,他每次都争取给北大学子们举办几场讲座。而后,他就在袁明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中国的内陆,观察着内蒙古、西藏等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变化。那些经历直到今天仍然是他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他在回忆录中谈起了一件有趣的小事:在几经波折的获批之后,袁明老师陪同他前往西藏考察。当他们的飞机最终降落在拉萨机时,“我们看到一个人正举着一个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欢迎您,斯卡拉宾诺教授’,这时,袁明她们才终于放心了。”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斯卡拉宾诺教授频繁地在中美两地之间奔波。这一段时间对于一个正在经历高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国家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斯卡拉宾诺教授关注着这些变革,并不断地将他的研究与体会带给燕园的学子们。这份贡献使他在1997年获得了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的称号。

1999年,斯卡拉宾诺教授在北大最后一次做了系列讲座。恰逢美国飞机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次国际事件给北大学子们带来的震惊很快就表现在贴满校园的反美海报上,尽管斯卡拉宾诺教授试图向学生解释那一定是个意外,但显然当时的学生并不相信这一点。有一件事给了他很深的印象,“当时我的讲座无法进行下去,只好暂停了。在我有一天坐出租车回北大的时候, 那位出租车司机向我表达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他认为这次中国政府的反应太过软弱了。这让我有些惊讶。想想看,他能够对一个美国人说出这样的话,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差异•中美双边与国际舞台

20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在这一世纪的最后十年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虽然继续保持着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与实力,但国际关系已向多极化发展。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中美两国的交流逐渐增多,两国人民对彼此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许多消息灵通的美国人士已经意识到中国与往日的不同,尤其是在观点的表达上更加开放和包容。同样,中国的有志之士们也有机会与美国的声音直接对话。在这些对话之中,斯卡拉宾诺教授在北大的几次发声,无疑显得格外有意义。

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关键性的双边关系仍然占据着中心位置,并会影响到所有其他待解决的国际问题。在斯卡拉宾诺教授看来,中国对多边机制以及谋求合作关系的兴趣已经越来越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与担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待亚洲的整体政策和对待中国的政策,就更加倾向于调整亚洲地区的力量分布,确保这一地区力量协调与力量均衡,促使有相似利益的国家彼此联合,通过相互的合作解决或者牵制某些特定问题,并且尽可能地通过中美之间的相互访问和协商来增加透明度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

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并鼓励中国更快地加入全球化进程各个方面,是鼓励中国把诸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类宣言付之行动的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未来几十年中,世界主要的冲突和危险,应该是来自于国家中的种族矛盾、宗教纷争和地区冲突,美国究竟要如何扮演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美中关系之间如何在意识形态的差别之外寻求战略合作目标,这都是斯卡拉宾诺教授认为未来最为关键的问题。

正如20世纪90年代末期,斯卡拉宾诺教授在北京大学所做的题为“美国与中国——目前的关系”的演讲中的总结所言,“中美之间存在的重要问题,可以成为官方或者非政府组织之间、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下对话的题目,这种对话应该是深入和规范化的。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更需要密切地彼此接触,因为这个世纪最终属于他们。现在就是我们为此而准备的时候了。”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迟惠生教授对他的评价是,“作为研究美中关系的权威人士,他所强调的重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以及发展建设性关系对于亚太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中美关系的问题上,斯卡拉宾诺教授的主张不啻为一副充满智慧的良方。”

师生•搭建交流的桥梁

不紧不慢,不卑不亢,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这是斯卡拉宾诺教授的学生与朋友对他的一致的评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正是他1981年在北大授课时的特别“学生”之一。“当时我是国际关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和几个同学每周骑着自行车,到教授夫妇居住的北京友谊宾馆套间,参加教授夫人讲授的口语和作文小课堂。正是因为斯卡拉宾诺教授的推荐,我得到了去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进修的机会。”王缉思教授回忆着这段师生缘时说。

当时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进修的北大学者里,仅仅国际问题领域,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袁明、龚文庠和王缉思,都可说是斯卡拉宾诺教授倾心培养的学生。这些名字,也已经成为今天北京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领域闪耀的明星。这些学者也已成为帮助中国年轻人了解美国、认识世界的桥梁。

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2007年,88岁高龄的斯卡拉宾诺教授应邀出席由北京大学主办的 “北京论坛 ”,并发表了题为 “挑战与机遇:21 世纪展望 ”的主旨演讲 ,学术影响甚广。之后,斯卡拉宾诺教授慨然应允担任北京论坛学术委员会顾问至今,对北京论坛和北大的学术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指导。2011年6月,斯卡拉宾诺教授的专著中文版《从莱文沃思到拉萨 : 经历大变革年代》(From Leavennorth to Lhasa:Living in a Revolutionary Era)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发布仪式 ,教授一生的研究与思想凝聚其中带给燕园学子宝贵的财富。

2011 年11 月,北京已是寒冬。我们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斯卡拉宾诺教授于11月1日在加州去世,享年92岁。这位从70年代起就与燕园结下不解之缘的洋先生,在人生的最后几个月中仍在北大讲学, 解答年轻人的困惑。我们永远怀念斯卡拉宾诺教授。(文/宦佳)

 

编辑:拉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