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11)】艺术分论坛综述之一:面对传统与现代,架起中西对话的文化桥梁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过程常常伴随着碰撞的火花,而东方艺术与西方思维的交融之路也充满了思想的激荡。在中西方学者齐聚北京的今天,面对这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之思,他们会有怎样的思考?这场中西对话又会产生怎样的思想闪光?

11月4日下午,“艺术传统与文化创新”分论坛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中西的7位学者关于艺术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展开了他们的第一次思想交锋。

品味中国文化气韵 体悟西方理性思维

作为第一位发言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教授以一段今年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艺术主题《弥漫》的视频开始了他的讲话。从中国的传统诗歌、传统建筑到士人文化,“香”的审美无处不在。“诗人、艺术家认为香味能激发灵感,生成各种意象,所以品香、听香、‘抚琴焚香’、‘焚香静坐’、‘红袖添香夜读书’成为文人、艺术家追求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对“香”文化的追溯中,叶朗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提出“在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感到困惑的状况下,发现这个传统,照亮这个传统,复活这个传统,使它融入当代艺术的意象世界”。

分论坛负责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教授在第二场的发言中从黄公望的“大痴”和石涛的“至人无法观”出发,以中国画的高远、平远、深远乃至阔远为线索,为听众展现了中国古代画论的人生化倾向。所谓“至人”,类似于庄子《逍遥游》的概念,“能做到气血调和、阴阳调和,完全超脱琐碎的东西的束缚,远高于文艺复兴时期无所不能人的概念,这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概念”。丁宁教授还着重强调了“气韵”的概念:“在至人的前提下,就应该有气韵。这不仅仅是英文翻译的呼吸,应当是艺术的生命表征,整个画面是活的。这也和人的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玛格丽特·利文斯通(Margaret Livingstone)教授则为论坛的交流带来了全然不同的艺术观。利用幻灯片,她向大家展示了一些著名的视觉错觉图片,以及马蒂斯自画像、莫奈的《日出印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作品,用以说明视网膜在头脑中形成的高清的形象,并不是本身的原因,而是信息通过神经元加以简单局部的计算的结果。“颜色只是符号,真实世界只反映在亮度中,是光和色彩相互调和的作用。”艺术家正是利用色彩来调和中央与边缘的光与影的关系,进行创作。

面对东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差异,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艾里亚·卡里维埃里(Arja Karivieri)教授从《后汉书》以及考古材料出发,回溯希腊与罗马及地中海地区与中国交流关系的建立,以及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带来的奢侈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她提到,“东西方交流,是创造的永恒灵感。”

面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反思

过去曾被认为是和现代性相对立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逐渐体现出了新的存在价值和借鉴意义。随着一味追求现代性的弊端逐渐显露,人们也不断追溯被认为是文化创新的根基的传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相碰撞、交流的进程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在分论坛上,中西方的学者分别结合本国的经验畅谈他们的思考。

“现代化艺术每天都在不断消逝。”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迈克尔·诺林(Michael Nolin)结合美国几十年来的变化和他在好莱坞的体验发表了他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看法。“最重要的传统和价值不仅仅是保存现在的建筑,而是要融合。比如在北京,长城、故宫等传统建筑和鸟巢等现代建筑能够融合,是个很大的奇迹。”中美都在很好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发展,怎样在保持过去传统个性、国家身份的同时,成为一个世界公民,我们需要审视传统的价值。

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融合史,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廖奔和四川大学的黄宗贤教授不约而同地回溯了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浪潮,反观那个“推翻一切传统、全盘学习西方”的声音甚嚣尘上的年代,一味追求西方文化、漠视自身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文化的破坏。文明都是传统累积和裂变的结果,没有一种文明是没有根基的,传统文化恰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这样的养料。在中国美术现代性转换之初,需要丰富传统内涵,超越传统局限、建立多元传统观。其实艺术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制约与超越、规范与拓展、借用与修正的互相作用,充满了张力。

 

编辑: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