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11)】专访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常”也是一种“变”

 

11月5日下午,以“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为主题的历史分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发表了题为《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以英国为例》的演讲。在发言中,钱乘旦具体阐释了英国革命的具体进程、英国和平改革的历史渊源以及对英国和平改革的历史思考。在演讲结尾,他还联系了当今社会出现的许多暴力革命现象,如利比亚动乱等,引发了在座学者的深入思考。讨论结束后,钱乘旦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您的论文《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以英国为例》中提到,在英国,和平改革得以为继的原因在于英国有和平改革的渊源,与英国相比,中国有没有这种改革的基础呢?

钱乘旦:中国其实是有这种基础的。中国人最初想到的是改革,但是没有能走得通,之后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只是变换了政权,改变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是所有历史学家都公认的。当时很多人,如宋教仁都企图完全按照西方的模式,尤其是美国或是英国的模式来建立共和国。但这根本是不可行的。中国没有建立共和国的土壤。

民智未开。这句话从反面来说是侮辱百姓、看不起他们,但从正面来理解就是缺乏对中国大众的教育,民众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教育,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共和”,即使他们想去“共和”,也“共和”不起来,况且很多人还不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国是建立不起来的,这样才会出现几十年的战争,依靠暴力解决问题。二十世纪的革命一个接着一个,这是必然的。到了最后,大家突然发现,其实我们还可以去尝试另外一种方法,那就又开始出现了改革的尝试,而这种转变的出现需要长期的历史经历。而在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大多数的民众取得了共识。当大多数人都认为社会的变革只能通过革命来进行,那革命是一定会爆发的。而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改革才是正确道路,那么改革就会进行起来。

记者有人说,现在中国正处一个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如果要让和平改革的方式保持下去,哪方面或哪个阶层应该是保持这种和平方式的主力军?

钱乘旦:所有的人都负有责任,社会的各个阶层。冲突的各方、无论掌权或不掌权,都应该有对国家和对社会负责任的使命感。

记者您刚刚也提到,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不会因为这个过程太漫长,让人们觉得没有希望?

钱乘旦:改革的道路是这样的:一点一点地改、不断地改,每一次改革的步伐都非常小,可是总能给很多人一个新的希望,有了一次改革就会有下一次,改革会持续地出现。改革的过程非常缓慢,但每一步都很坚实,一旦走出去就不会倒退,这样人们就会觉得很有希望,因为希望是可以看得到的。

记者我们历史论坛的主题是“变与常”。变革我们说了很多,但您觉得守常在变革中有怎样的意义呢?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说过“天行有常”,我们人类在革命中会受很多限制,您是怎样看待的呢?

钱乘旦:变动就是常态,不动不是常态,动才能始终维持正常,刚才历史系王天有教授说:在中国历史传统中,革命的目标不是破坏世界、破坏秩序,而是使变革能够发生,我很同意这种说法。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社会是停滞的,这种观念在西方人的脑子里甚至根深蒂固。其实,中国的传统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像太极图一样,动与静相结合,是辩证的统一。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