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19)分论坛十“科学文化视域中的科技、健康与社会”举行

辛勤耕耘一载又逢秋满燕园,科学文化研究迎来思想盛宴。11月2、3日,作为北京论坛(2019)的重要环节,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科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联合承办的北京论坛分论坛十——“科学文化视域中的科技、健康与社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这是科学文化研究院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本次分论坛紧紧围绕“科学文化”这一主题,汇聚了来自八个国家的33位知名专家学者介绍研究成果,并有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近200名学者参与讨论。分论坛为期两天,共分为“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环境与健康”“医学与人文”“科学文化的历史与实践”“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等六个议题、七个场次,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角度对“科学文化”进行了剖析和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文化研究院创始院长韩启德,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科学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藜,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任福君,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程出席分论坛。科学文化研究院周程、张藜两位教授先后在本次分论坛作报告。

图1_副本.jpg

韩启德致辞

周程以“社会环境对日本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影响”为题,从出生年代分布、受教育情况、做出获奖奠基性成果的年代分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2000年以来日本的19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群体特征,以及诺贝尔奖“井喷”背后的文化土壤。他认为,在拔尖人才培养和原创成果产出方面,全面改良科学技术创新“土壤”,比定向培养科学技术创新“苗子”的成效更大。

周程作报告

张藜作题为“英美两国文化援华项目对战时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1943-1949”的报告,考察了二战时期英美两个援华项目,比较了两个项目的代表人物葛德石与李约瑟的来华背景、外交使命、交流重点、取得成效以及对战时与战后中国科技的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张藜作报告

此外,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荷兰的专家学者分别在分论坛发言。韩国汉阳大学宋相庸教授、日本神户大学塚原东吾教授分别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李约瑟展开,介绍了作为科技史人物的李约瑟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的活动和影响。东京工业大学调麻佐志教授以“基因编辑婴儿”和“日本基因编辑食品流通政策”为中心,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日本社会的公众理解和社会规制。哈佛大学萧庆伦教授从国别比较的角度,对比了中美两国健康服务现状与问题,指出健康与环境两大领域值得两国开展“平等和谐”的合作。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戴维·马格努斯教授作了题为“精准健康的伦理挑战”的报告,从患者隐私、个人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面,分析了精准医疗面临的伦理挑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马丁·鲍尔教授在“科学文化:全球理解的共同基础”报告中指出,通过比较欧洲和中国,不难发现通用的科学文化可能存在,但科学文化同样可以扎根于地方。

在为期两天的分论坛上,中外嘉宾、与会人员围绕“科学文化”主题,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开诚布公,各抒己见,讨论了前沿学术问题,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共同为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建设带来了宝贵智力资源和创新支持。

各国专家学者热议科学文化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