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晴主讲才斋讲堂第114讲:沙碛之下的多元文明

“我一个外院的,去沙漠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2016年3月24日晚上7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教授段晴开始了才斋讲堂第114讲,她从新疆山普拉出土的几块毛毯出发,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个人类文明传播的奇迹。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天兵主持了本次讲座。

 
段晴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114讲

首先,段晴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进行了简要介绍。师从季羡林先生的她主要从事新疆于阗文明的研究。季羡林先生曾说:“我们知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基于此,段晴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新疆,探寻人类文明传承和交流的历史。段晴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

随后,段晴分享了破译出土于新疆洛浦县的几块毛毯的艰难而丰富多彩的过程。2007年,寻找玉石的人在新疆洛浦县山普拉乡的古河道中无意中挖到几块毛毯。挂毯的颜色无比鲜亮,以至于刚出土时,很多人怀疑其来自于现代。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三块方形毯织有婆罗谜字母的于阗语文字,段晴据此判断,这些毛毯应织成于6世纪后期到7世纪初期。更令段晴兴奋的是,有两张巨幅毛毯织绘出众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背后是多元文明交汇的证明。段晴从毛毯图案的故事框架判断,图案涉及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框架使用了吉尔伽美什、恩基都和冥间的故事。出现在挂毯上的神灵,不仅保存了对苏美尔和亚述文明的记忆,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又整合了希腊神话的多个传说。最终,体现了古代伊朗宗教信仰的天树和具备苏美尔、亚述文明之女神特征的娜娜女神实现了史诗中英雄的所求,令凡人走出了冥界。挂毯的画面以明晰而生动的叙述,烘托出新疆和田地区的古代民族信仰,以聚合多重文明的形式,描绘了超越生死的神话主题。

段晴对这一发现极为兴奋。经过进一步更为严谨的寻觅求证,段晴终于认定,新疆沙漠中发现的挂毯所叙述的,是一部求助型史诗。这一史诗将公元前1500年巴比伦版本第12块泥板的《冥间》,与公元前2000年苏美尔语版本的《柽柳》整合到一处,缀合起两节看似缺少逻辑关系的故事。这意味着,虽然时空相隔那么遥远,苏美尔时代、巴比伦时代的史诗竟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在公元5-7世纪新疆山普拉的毛毯上,将打开古代文明之门的钥匙,投放到了新疆山普拉的戈壁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真正的奇迹,一个人类文明传播的奇迹。”

讲座现场

最后,段晴回答了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我一个外院的,去沙漠干什么”:“我们去沙漠探寻、揭示文明的宝藏!”

主讲人简介:

段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教授。1978-1982年,师从季羡林教授获得印度古典语言文化专业硕士,之后赴德国汉堡留学,主科师从R.E.Emmerick教授,学习中古伊朗语言专业,副科师从L. Schmithausen以及A. Wezler教授,学习古典印度语言文学。1986年底获得德国汉堡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回到北大任教至今,历经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著有《波你尼语法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于阗·佛教·古卷》(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等多部著作。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主持“汉译巴利三藏”的翻译工作,已经出版了《长部》,正在主持唐仲英基金会赞助的社会公益类项目“新疆地区民间文化的调查与传扬”

专题链接:才斋讲堂

摄影:高雷

编辑:安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