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东主讲才斋讲堂第125讲:理论与计算化学,我的快乐分享

理论与计算化学是科学界前沿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很多可借鉴之处。2016年10月27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教授做客才斋讲堂,作题为“理论与计算化学,我的快乐分享”的主题讲座。吴云东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走上化学研究之路的历程,介绍了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发展、特征及其研究过程,阐述了如何预测立体化学,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科研经验,包括如何选择研究方向与课题、科学研究的系统性,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合作精神。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天兵主持讲座。

 
吴云东主讲才斋讲堂

吴云东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大学深圳校区的新发展,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1977年吴云东教授报考了兰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从江苏老家到兰州要整整四天。当时学习的日子虽然条件艰苦,但幸得几位恩师的言传身教。张淑民老师的启蒙、胡之德老师的严格要求、刘有成老师的潜移默化将吴云东带上了学术的道路,使他爱上化学并决定以化学为业。吴云东教授本科毕业后在哈佛大学William Doering教授和CGP项目的支持下赴匹兹堡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受到化学界知名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K.N.Houk教授的指导,受益匪浅。

吴云东教授向大家讲解了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基础概念,量子力学是理论与计算化学产生的基础,化学信息学、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量子化学、统计力学等等是计算化学的具体分支和前沿问题。化学已经发展为依靠实验-计算-理论三根支柱推动的科学,理论计算在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之间架起桥梁,是两者之间联系的纽带。计算模拟在实际化学研究中已经成为强有力的工具,与实验研究配合互动。

最后,吴云东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快乐的计算化学之路。从博士论文谈起,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读书和在香港工作期间的工作成果,他认为在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重要的课题。科学问题往往是在一个点上有了突破,就能带动一系列的新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所以我们往往要在一个课题上不断地思考、挖掘,从而在一个领域建立起系统的、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验体系。

提问环节,现场同学与吴云东教授热情交流。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简历

吴云东,江苏溧阳人。1981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兰州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德国埃朗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到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任教,并于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化学的研究,包括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及不对称催化;发展精确的蛋白质分子力场;以及基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药物设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999,2013)、香港裘槎奖(2000)、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福井奖章Fukui Medal(2014)、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成就奖(2015)和德国洪堡研究奖等奖项(2016)。长期担任世界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理事,2012年当选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副主席。

专题链接:才斋讲堂

编辑:江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