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校友采访录之二】陈索斌:投身中国创造,烛光照亮世界

【编者按】:日前,北大校友工作办公室组织采写的图书《故乡的云》由北大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采访了27位自改革开放以来北大留学回国的优秀校友,深入挖掘了他们响应祖国号召投身国家建设的感人事迹,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将北大人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和力量的精神发扬光大。《故乡的云》是继《西部放歌》之后“北大博雅系列”丛书的又一力作。本网将陆续编发本书文章,以飨读者。

初一见面,陈索斌学长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健硕硬朗的体格表明了他出身于山东,是一名地道的山东大汉。而文雅的外表,以及彬彬有礼的谈吐让人感受到他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是当今世界上占据第三把交椅的蜡烛制造商,青岛金王集团的董事长以及创始人,他创造了从日产值几十元的蜡烛小作坊到如今年销售额数十亿元蜡烛业巨人的传奇,而又为人亲切健谈,让人感到了北大人的气度。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带着蜡烛票去供销社买蜡烛。”

陈索斌学长是北大经济学院的1981级本科毕业生,他是高考改革后的第一批在校大学生,也是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出生于山东招远,大海一直滋润着他成长,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到如今叱咤商界的制造业巨头。谈到他的故乡,陈索斌不无感动:“我的故乡是胶东,跟山东的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提起山东人,一般人的感觉一定是受过孔孟之道的教化,又能吃苦耐劳的山东大汉,而胶东走出的年轻人却并不完全是那样。大海给了我们很多东西,她不仅养育了我们,在农作物年景不好的时候给我们足够的食物;而且她还给予我们新的信念,她时而波澜不兴,时而狂风大作,让胶东人民总是有敢于挑战的精神,如同大海一般变幻的生活会是我们所喜欢的。”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感觉,或许是引导陈索斌奋力前行的动力之一吧!

在年轻的时候,陈索斌的家境并不优越。而那个年代经济普遍的不发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日用消费品的缺乏也让他的学习成为了一个问题:“我深信知识能够改变我的命运。小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安装电灯,而煤油灯太贵,很少有时间去用。如果晚上想要学习,就必须点蜡烛。而那时候蜡烛也是凭票购买的,所以我高兴的事情就是带上几张蜡烛票去供销社买蜡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分上几根,晚上就着光亮学习了。”或许儿时的经历让他对蜡烛有了挥之不去的感情,这种感情支持着他在蜡烛制造业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追逐光明的精神,也渗透到了他的整个创业史中,让他受益良多。

陈索斌的学习历程非常顺利。他的小学老师当年就认为他灵活的思维能助他成一番大事。他顺利地进入了令人羡慕的当地重点高中,准备冲刺理想的大学。正值高考制度改革,原先的两年制高中转为三年学制,导致了他高考的那一年高考考生人数众多。但聪明而且勤奋的陈索斌仍旧不负众望地顺利考入了北大经济学系,成为了他们家乡的第一个北大学生。“那时候整个家乡都知道陈家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北大。那年头出一个大学生就不得了,更何况是北大。带着家乡父老的厚望,我立志做一番大事业。”谈到当年考上北大的场景,他依旧兴奋不已。

配上北大校徽,责任感油然而生

1981年的北京,正是蓬勃发展的岁月。灾难般的十年动乱终于画上了句号,整个国家都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喜悦中,处处都是欢声笑语。初到北大的陈索斌就被这个学校的氛围所感染:“三十年前,我进入了经济学系,那是我的第一志愿,也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需要改变,而能决定向哪种方向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在开学的时候辅导员说过这样的话,说实话那时我还不太明白这些道理,只是觉得这个专业我比较有兴趣。”他说自己前几年再回到北大,看到经济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感觉很不一样。“他们刚刚入学就已经打算好了四年后要做什么,这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当年能想到的就是无论将来要做什么,那都是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这是那个特定的年代赋予我们的思考方式。”

北大被寄予了民族和国家的厚望,这里的学子是一批能够近距离感受到时代脉搏的人。一旦佩上北大的校徽,一种庄严和责任感油然而生。“经济学系是一个非常前沿,非常先进的地方,因为这里能听到整个世界的声音。我在北大看到了西方经济实力和理念的强大,也看到了他们的发展历史。搞实业,对这个刚刚起来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陈索斌如是提到。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里是一种坚定和深深的思索:“国家培养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学会先进的经济理念,能够深入地思考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方方面面,提出具体而又认真细致的改革方案。我也对这种学习要求很喜欢,高中时带来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也是一以贯之。所以我的成绩还不错。”

在北大真正让陈索斌感受到祖国尚未崛起的是一件小事。“一次在一门课程上,我被要求做一个行业分析。我选择的题目是石化行业。众所周知中国的石油行业起步晚,虽然有李四光等人的努力使得大庆等一些油田被发现,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中国的石油含石蜡非常多,使得整体品质不够好。而那些石蜡成为了炼油厂加工后的副产品,少数用来制造蜡烛和其他工业品,而多数会消耗掉或者出口,这引起了陈索斌的关注。“我又查询了一些图书馆里的资料,发现中国的蜡烛质量比较优质的一般都是进口,国产的照明蜡烛火焰不强,而所含杂质多,飞灰比较大,不利于日常使用。”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带给陈索斌很大的触动,“当时我从这一点儿小事情中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隐忧,尤其是在传统的纺织和食品工业之外,有大片的轻工业没有太大起色。”陈索斌学长这样的忧患意识在北大的环境中自然地凸显出来,因为在北大,很多人都会谈论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前途和未来。他从事现在的事业,与在北大受到的熏陶渐染有着很大的关系。

“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此时不回国何时回?”

完成了四年的学习,陈索斌的被深深地打上了北大人的烙印。行走在这一片神奇而梦幻的土地上,春华秋实,、光塔影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着对在这片校园里曾经走过的日子的珍惜,陈索斌谨慎而又负责地选择起今后发展的方向。几年的学习生活使得陈索斌的眼界更开阔了,对很多事情的思考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当被问及为何不投身如火如荼的祖国建设时,他说:“当时一切都风风火火地进行,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确有很多同学投身祖国建设,他们有的进入政府部门,积极筹划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方向;有的进入企业成为普通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业绩;也有一些人留下教书育人,成为北大的栋梁。但少数像我一样的人是不满足于目前的环境,希望获得不一样的经历,在更好地学成后再投身四化建设。”是啊,风物长宜放远量,投身祖国建设固然重要,学成更好地知识和技术回来,不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吗?陈索斌的决断,代表了当年众多年轻人的想法,走出去!

就这样,陈索斌成为了改革开放后早期的一批赴美留学生的一员,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院(UCLA)欣然向陈索斌伸出了橄榄枝。“我的申请收到了UCLA的热情洋溢的回复,于是坐上了从北京到洛杉矶的飞机,去远赴重洋攻读硕士研究生。那里炎热的阳光和迷人的沙滩充斥着美国西海岸的味道,但是身在异乡我很少去欣赏这些美景,更多的是去适应完全不同的生活。”陈索斌对当时的事情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在美国的大陆人并不多,但是广东话非常通用。他去唐人街的时候,有时候说英文,有时候直接靠书写汉字来交流。即使语言不同,但是只要能看到黄皮肤黑眼睛,陈索斌就切切实实地感到了祖国的存在。对祖国满怀的深情成为了在国外支持他生活下去的必要因素之一。

数年的学习时光飞快。陈索斌的留学生涯很快结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一位经济学的教授将陈索斌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非常欣赏陈索斌严谨的学术作风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希望招收他做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不敢相信,因为我上学时一直在与那位教授唱反调,对他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多次公开的批判。招收我当学生,我觉得他是在跟我开玩笑。”证实了这个很多然看来是“天上掉馅饼”的好消息后,陈索斌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震惊的决定。他决定放弃这个机会,回国做事。“因为我离开家乡已经太久了,中国的变化如此之快,如果九十年代后我再回国,恐怕就已经赶不上发展的形势了。而且我那时快三十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此时不回国何时回?于公于私都无法说服我自己。”就这样,陈索斌回到了久违的祖国。刚下飞机,呼吸着北京的空气,踩上这片土地上,陈索斌全身舒畅,脑子里想的是要干一番大事业。

“我得创立自己的事业,让中国的蜡烛在全世界亮起来。”

回到国内,陈索斌良好的教育背景与出众的能力很快为他赢得了令人艳羡的发展机遇——他进入了国务院部委,拥有了令人十分艳羡的金饭碗。但是他并不满足,“在机关单位工作固然稳定,对我来说也并不困难,但我总是觉得这样的生活少了一点儿什么。”有一次放假时,他特地跑到小时候一直向往的青岛,在市政府对面的五四广场他背靠着五月的风,“想象着当年这个民族承受的苦难和英雄儿女们的顽强反抗,就觉得我现在的日子过得有一点儿程序化,而且对这个国家贡献有限。听着海洋的波涛,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听着浪花打在礁石上的声音,手握着沉甸甸的蜡烛回家的感觉。”回想起当年的经历,他兴冲冲地到广场西头的国营商店买了一根蜡烛,回到住处点燃。他惊讶地发现经过这么多年,国产蜡烛的质量居然还是像他当年作有关石油营销课题时那般的粗糙,一种责任感情不自禁涌上心头:“我想我得创立自己的事业,让中国的蜡烛在全世界亮起来。”

说干就干,1993年,他辞去了给他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离开了北京,和几个伙伴凑了两万元钱在青岛的市郊李沧区开了一家加工蜡烛的小作坊。在当年陈索斌萌生创业年头的国营商店原址上,一座名为福泰广场的建筑拔地而起,在25楼金王集团的总部走廊上,还挂着一张当年创业初期的照片:一口简陋的铁锅,几位汗流浃背的工人在熬着蜡。其中一位就是我面前西装革履的陈索斌学长。“创业初期不管是资金还是市场都不到位,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正好那个时候十三届全会承认了私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就同当地的国营蜡烛厂家进行竞争。我们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是技术细腻,而且服务到位,很快就吸引了几家优质客户。如今他们都是我们的下行供应商。”

像很多那时下海的高学历企业主一样,陈索斌拥有无可挑剔的教育优势。在北大和加州洛杉矶分校的学习成果被他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在如今电力几乎百分之百普及的时候,很多家庭早就不用蜡烛照明了。照明这一蜡烛的基本功能大体上已经废弃了。但是参照国外市场,陈索斌却发现蜡烛有着每年三十亿美元的产值。这些蜡烛具有高附加值,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同时,他又看到了与蜡烛配套的产业链的潜在价值,“中国是玻璃制品大国,占世界玻璃生产与消费的很大比例。蜡烛离不开烛台。而玻璃质烛台的晶莹剔透和色彩斑斓能够很好地符合我制造蜡烛的要求。因此制造玻璃制品是蜡烛产业有效补充。”在陈索斌的带领下,金王仅用9年的时间就在蜡烛、玻璃制品行业中走在全国前列,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昔日的北大经济学生如今成为了制造业巨子,而他也不忘北大的精神——“让中华震惊世界”。由陈索斌带领金王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新型聚全物烛光材料”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列入“中国高新产品出口目录”。挣足了洋人的钱。据统计,每出口三件蜡烛及其副产品的利润,就能抵得上一台电冰箱。正因如此,金王集团与中国同步崛起。

小小蜡烛创造中国人的自主品牌

2003年,陈索斌获评全国留学回国先进个人称号。并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9年,温家宝总理视察青岛时,特意来到了金王集团的产品展示厅。 陈索斌将一个新研制开发的蜡烛递给总理,兴奋地说:“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送给您这个蜡烛。您消费一下、体验一下,带头拉动一下内需。”在场的人会心一笑,总理微笑地接受了这个礼物。这是一个金王集团的最新产品,包含了海洋、帆船等青岛独有的元素,它不仅出口到了欧美地区,也在广大内陆国家收获了大量的订单。这个印着“KingKing”字样的小物件代表着“中国创造”的大意义。创业伊始,陈索斌的产品由于贴着这样的商标,带来了8000美元的罚款。但是这个挫折并没有打消陈索斌对于自主品牌的执着,反倒是让他更明白一个品牌价值大于几百万个产品。“中国的制鞋业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可是虽然我们生产了全世界60%到70%的鞋子,却很少有我们自己的品牌。在蜡烛这个日用品行业,我们可不能这么干。”

由于有留学的经验,陈索斌很好地把握住了美国市场的脉搏。他的产品第一次登陆美国就引起了轰动。他在洛杉矶最大的沃尔玛旁边开了一个小店面,而打出的广告是“晚到货一天,赔偿五美元”。这样这个小店面排起了长龙,美国人都好奇地伸长了脑袋看一看中国来的富有特色的蜡烛,并欣然掏腰包购买。就这样,沃尔玛开始了与金王的合作。合作的这几年,虽然金王荣膺沃尔玛“全球最佳供货商”,陈索斌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看到了很多中国企业卑躬屈膝地请求成为沃尔玛的客户,也明白作为供货商过度依赖一个渠道的风险。在世界著名连锁品牌之间,他不断斡旋,瑞典宜家、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一个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成为了金王的稳定客户。2010年金王集团又收购了位于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两块面积达60平方英里的油田,开中国企业之先河。

“中国制造”本不应该是饱受诟病的代名词,而更应该成为这个国家的骄傲。在陈索斌的心中一直存有这样一个念头。“做好自己的品牌,把好质量关,花大力气进行产品研发,积极开拓市场。”陈索斌一直践行着这四点推进中国制造的建议。坐拥上游原料产地和下游多渠道的供货商,在陈索斌的带领下,“金王”这个冉冉升起的自主品牌,正闪耀着熠熠的华彩。小小的蜡烛摇曳的光辉,似乎在辉映着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陈索斌,1964年12月生,北大经济学院81级本科毕业,硕士学历,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后留学归国,创立青岛金王集团(Qingdao Kingking A.C. Co.,Ltd)。现任青岛金王集团总裁,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省工商联副会长、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全国留学回国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国家五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编辑:拉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