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校友采访录之五】丁健:人生阶梯上的坚定步伐

【编者按】:日前,北大校友工作办公室组织采写的图书《故乡的云》由北大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采访了27位自改革开放以来北大留学回国的优秀校友,深入挖掘了他们响应祖国号召投身国家建设的感人事迹,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将北大人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和力量的精神发扬光大。《故乡的云》是继《西部放歌》之后“北大博雅系列”丛书的又一力作。本网将陆续编发本书文章,以飨读者。

丁健,1965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就读信息科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同时还拥有加利福尼亚Hass商学院EMBA学位。1993年与田溯宁等人在美国德州共同创建美国亚信公司。1995年初,成立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曾先后担任过亚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业务发展副总裁,1995至2003年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是“数字中国”联合会(e-ChinaAlliance)的发起者之一。现任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美国亚信联创公司董事长。

2001年8月,在第二届中华管理英才论坛上,丁健被评为“2001中华十大管理英才”;同年12月,以“将国际化理念与中国市场有效融合并获得成功”、“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经典人物”以及“聚人的能力”被《英才》杂志评为“国内十大最具人气企业家。

进入金沙江创业投资公司的休息厅,看到桌上摆放的曲奇饼干、各种新鲜水果,以及旁边摆放的大容量冰箱,无处不透露着一个西方公司所推崇的人性化气息;而窗边一张大大的木质春秋椅和茶几,却又散发着浓浓的中国古典韵味。西味与东韵的结合,让我们对留学归国、身兼双重气质的丁健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刚刚结束会议的丁健,立刻从工作的严肃转换为对后辈的亲切,和我们畅谈起了他从北大到美国,又重新回到国内发展的经历。言谈之间,充满了一份对人生的大气把握,对生活的真知灼见。

北大——青葱岁月

求学北大时的丁健,是学校中的积极分子。他曾任班长,还担任过校学生会的副主席。这些丰富的工作经历给了他很大一笔精神财富,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自由、宽容、民主、开放的北大精神。

当被我们问及他最有代表性的“英语餐厅”的创业实践的时候,丁健显然有些惊讶。他笑呵呵地说那是他人生的第一笔融资。当时正读大二的丁健是学生会干部,想办一个英语餐厅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勤工俭学的地方,同时又可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而帮助这一想法真正实践的,是当时的北大校长丁石孙先生,他批了几万块钱给了这一帮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让他们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提起那一段经历,丁健的脸上满是感慨的表情:“要知道,在84年,几万块是很大一笔钱了。我们深深感受到领导对学生的信任。在那样一个时代,我们可以跟老师甚至校长去争论,去要求。记得校长参加我们的学生会会议,我们很尖锐地和他争论,但没有因此受到一点点批评,这在别的学校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英语餐厅”在开业几个月后由于几位负责同学的学业太重而停业了,丁健的首次创业也就此结束,但令校方和丁健略感欣慰的是,当初的餐厅成本居然收回来了。 第一次“创业”让丁健隐隐约约有了市场的概念,“那时就感觉做生意与上学是完全不同的。上学只要自己学好就可以了,但做生意要有特别的责任感,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投资者和员工负责。”

北大的青葱岁月给丁健带来的影响时至今日依然清晰可见。诚如丁健自己所言,现在的他,依然保持着当时的学生气。就像开办“英语餐厅”一样,有冲劲、有勇气、敢作敢为。虽然从小到大都是别人眼中的好学生,但丁健说自己是脑后有反骨的人——不喜欢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做,而更愿意独立思考;不会简单的毫无保留的接纳;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规划,不随潮流而改变。也许正是这种学生气,让他在北大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一路决绝而无所犹豫。

出国——激扬青春

谈及出国的经历,丁健坦诚自己原本对出国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大学毕业之后,当丁健决定不在化学方向上继续发展下去的时候,该转向何方、何去何从,对当时的丁健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对未来还没有确定把握的情况下,丁健毕业后先在国家科委信息中心工作了两年时间。也正是这两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有了出国的计划。

而当初选择出国学习计算机专业,首先是源于丁健自身的兴趣。在大学时丁健就开始研究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也是当时化学系比较早使用电脑的学生。系里只有一台台式电脑,丁健总是想方设法、甚至翻墙进去用一晚上电脑。

出国后的丁健在加州大学读书两年,拿了信息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在德州大学工作三年,再加上在美国创办亚信的三年,丁健在异域他乡生活了整整八年时间。当问及在国外的生活状况,他说,相比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自己应该算是比较幸运的,刚出去时有在美国的朋友照料,各方面都没有感到太大的困难,同时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很快就找到了兼职工作,经济压力得到了缓解。当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辛苦的,但自信乐观的丁健把它看做一种很好的锻炼。他说:“要看怎么想了,我觉得打工可以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异域社会。在国外,一个人的生活肯定不可能像在国内时那样无忧无虑。在美国,你面临的首先是生存的压力——明天的吃饭怎么解决?这是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出国之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当你面对这样的压力时,会对人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要改变自己的信念,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对于北大人来说,就是保持住自己的傲骨。”

对于过去与现今的出国状况,丁健说:“其实我那时候出国的情况和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工资低,经济条件与国外差别很大,我那时候一个月60块钱,要买台电视都算过分的要求。”国外有利的经济条件是丁健出国的促成因素。“我那时候觉得出去条件肯定不会比在国内差。而现在情况不同了,第一,现在毕业生选择幅度广;第二,国内的工作收入与国外的差别不那么大了,而且留在国内不一定就比国外差。这个时候进行选择就该打打分,权衡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想走那条路,分析好了。总的来讲出去看看是没有坏处的,但千万不要盲目的出国,浪费大量青春和精力。”

创业——奋斗征程

1991年,丁健在成为田溯宁创办的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网站的第一位注册网民后,二人很自然地熟识起来,成为莫逆之交。1993年,在美国达拉斯一条名为“明天”的街道上创立亚信时,丁健28岁,田溯宁30岁,相同的是,他们当时的身份仍是留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在被誉为“民间外交家”,一直热心于为中美经贸往来牵线搭桥的刘耀伦提供的50万美元“种子资金”的支持下,丁健和田溯宁开始了他们的亚信历程。从此,亚信公司开始了利用Internet提供经济信息服务的商业尝试。

公司在美国运营两年之后,丁健一行人选择了回国。“因为我学的是信息专业,一到美国就开始接触因特网。当时就感受到因特网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桥梁。尽管在那时的美国,因特网还只局限于学生之中。但我感觉到,这样一个东西,如果在中国的话,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它这种非常自由化的媒体环境,不管是对高校学生或其他年轻人,还是对整个商业人士,都是一个新的、比较低价的传播方式,可以很快地得到普及。”丁健的感觉敏锐地触及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回国才是亚信迅速发展的开始。也正因如此,虽然亚信的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国,但丁健和田溯宁始终认为亚信是一家中国公司。创业的过程中所伴随的艰辛和汗水,也成为了亚信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基石。丁健坚定的信心、准确的判断,以及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支撑着亚信在中国的发展。

学业——从化学到计算机

从对化学的热爱到对计算机网络的专注,丁健的转变之大让不了解他的人总是摸不着头脑。也许外人会说丁健是在追逐当下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潮流,但这种转变的真正内涵,也只有丁健本人才能体会。

丁健坦言,自己对专业发展方向的重新考虑是由于在北大时听到的一个讲座引起的。当时,一位教授指着桌上的电话机说:“本科生是研究这个电话机,当硕士是研究听筒,而博士则是研究听筒里的一根弹簧。”这个贴切的比喻让当时的丁健产生了困惑——人生的道路怎么会越走越“窄”?而这样的发展道路与他自己广泛的兴趣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从那一天起,丁健开始考虑自己的第一次转身。

“广泛涉猎各方面、各专业的知识,对我以后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人生走向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在北大时,丁健曾经选过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暑期的天文课程,这些开拓了他的眼界,更影响了他看问题的思路。丁健始终认为,“尝试的更多,才会发现自己更多的兴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转专业印证了他的这一观点。他说,“从化学转到信息是比较主动的,那时候其实我对化学还是比较喜欢的,只不过走学术这条路与我的兴趣背道而驰,我不喜欢在一个领域钻得太深,而对宏观面的战略、发展问题兴趣更浓,我不想太委屈自己。”

职业——从国外求学到回国创业

有了第一次转身的经验,丁健对自己的选择有了更大的信心。选择之于他,成为了人生拓展的一个最好方式。而从国外求学到回国创业,这其中蕴含着的的风险和困难,都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丁健坦率地说自己并不是那种特别热衷和擅长于创业的人,“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美国看到了互联网的威力,特别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和影响,觉得网络这个东西很好,对中国的发展肯定很有好处,于是就想把这件事做出来。但我们也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里,由于教育经费不足,要靠国家促成网络在大学校园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可能最后的方式还是靠自己养活自己的来让它变为现实。”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促成了亚信在中国的诞生,也成就了它后来的辉煌。

丁健说:“第二步从信息研究转到做生意,是半被动半主动的,从半被动讲,因为我还是喜欢做技术。而当我看到互联网的前景时,我是在关心怎么样把互联网带回中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把互联网带回中国唯一的办法是做企业。”在1992年的第二届互联网全球年会上,丁健和两个朋友写过一篇论文,探讨互联网怎样在中国的科研和学术机构中推广。当时的丁健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互联网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互联网在中国应该走哪一条路。丁健说,自己一直就有回国的想法,只不过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机会,他认为美国不是自己事业发展的地方,而自己的祖国才是最可靠的保障。因此,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考虑之后,如同回家一般,丁健踏上了回国创业的道路。

在创办公司的初期,丁健也被人评价为只会做技术、不会做生意的人。而且几个合伙人都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完全以一种学术的热情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现在看来,丁健他们对互联网的热情和执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利润仅仅是事业的副产品。正如丁健自己所说,“也许你并不了解,从十年创业到今天,我最引以为荣、最为自豪的既不是有幸成为中国第一个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人,也不是自己的财富有多少,而是自己用双手扎扎实实地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创建与发展。我用北大授予给我的技能、知识以及民主、科学的精神,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只有在这样一层意义上,我才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真正的北大人。”

一种精神

在丁健的经历之中,独立的精神贯穿始终。

独立之“独”,首先是要耐得住寂寞。丁健在采访中说,自己可以在荒岛上独自生活,只要有足够的书看,有可以自己去思考的空间。他享受在安静的环境中自己想问题的日子。但这种对宁静的追求并不意味着与世界的隔绝,相反,在孤独、安静的生活中也可以发掘新东西,关键是要有对新的东西的渴望。丁健坦诚,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精神上的宁静越来越难以获得,但对新的东西的追求是不会受环境的局限的。在前人的积累中,不断吸取对于自己来说是新的东西、新的知识,丰富自己,扩充自己。

独立之“独”,还表现在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判断,不能人云亦云。丁健始终认为,在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最重要,自己可以做出判断。而以什么基础做判断,他提出了三条标准——感兴趣、自己擅长、周边的环境条件。丁健说,学你喜欢的、做你喜欢的,这非常重要。虽然在就业上会有一些挑战,但兴趣对于专业的学习来说还是第一位的。而假如三个条件不合适,我们也应该随时做出调整。当喜欢的事和擅长的事并不一致时,要自己调整、把握,“若生活被迫安排你做某件事时,也许坚持下去也会发现三个因素的结合点。”总之,丁健强调,要找到自己的根,不要像浮萍一样漂,不要去追求表面的东西,不能随波逐流,事业是不允许投机的。

独立之“立”,则更侧重指一个人思想的深度。想得越深、越根本,对现实的把握也就越准确。丁健说自己更喜欢独立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喜欢去把握本质的东西。沉下心来理解、研究,要有深扎进去的心态,要学会思考。他指出,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要努力做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人,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定义得太狭窄,只看重挣多少钱、找一个多好的工作,而重要的是自己所做的事对周边的人能产生多少影响、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快乐。丁健还强调,在校大学生,第一是要敢想敢做——“学生时代思想要活跃一些,多思考一些问题,但做事情要扎实,尤其不要浮、飘,不要关注别人怎么看你,真正的本事摆在那儿才是最重要的。”第二是学会做人——“做什么事情,成功与否,其实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当了什么官,最后回过头去看看自己,关键还是你真正做了一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北大的学生,不仅仅是有一个北大的光环,更要有北大的深度,做一个“像”北大的人。

短短的交谈,丁健的沉稳务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上洋溢着的北大人的精神,海归派的风采,以及成熟企业家的气质——冷静、果敢、信心、希望。采访结束后,丁健又匆匆离开休息室,开始了下一个会议。每一分钟,对于丁健来说都是人生征程上新的一步。

 

编辑:焱悠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