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2020】刘忠范谈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与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本次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中科院院士、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教授针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刘忠范

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定位,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

北京市于2019年出台了《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全国各地也都在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大有星火燎原、遍地开花之势。但是,刘忠范认为,目前有关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尚不清晰。

他指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须有别于高校和现有科研院所,也应有别于企业的研发机构,须拥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维引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新型研发机构应致力于解决我国现存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融通科技与经济两大板块,致力于解决我国高科技产业诸多“卡脖子”问题,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尤其应重点布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实践,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所亟需的高效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刘忠范建议,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主导,选择典型的高新技术领域,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吸纳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若干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为主要目的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新型研发机构中,将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有机融合,共同发力,实行“双轮驱动”。一方面,政府给予持续的经费投入,坚持不懈地推进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新型研发机构内,推进“研发代工”模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为企业成立研发代工中心,开展“一对一”的定制化研发服务,解决企业的研发需求,与企业一道打造“品牌”产品,同时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配套政策,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吸引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参与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运行实践中,尽早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和推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精简帽子、减少评价,让科研人员回归安静

“十四五”是中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带来的“逆全球化”趋势的利器必将是强大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刘忠范指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是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如何“科学地”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是一切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高科技领域竞争的关键所在。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最高的境界是:“或者上书架”“或者上货架”。“上书架”并非简单的发表学术论文,而是真正对科学有用,成果能够写到教科书里,留在科学史上;“上货架”并非简单的申请几项专利,而是真正用得上,对国计民生起作用。这就是所谓的“顶天立地”,实际上非常难。

刘忠范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应抓住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让科研人员真正安静下来,做出属于中国人的“顶天立地”的工作。

刘忠范提出,应合并归类简化人才计划,同时严格控制设立新的人才计划;大幅度精简行政主导的学术评估和人才评价工作,让权力回归学术共同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做适合自己的真正有价值和有成就感的东西;引导科研人员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做到“既有成就感”“又有获得感”。

“真正的科技创新需要科技工作者们心无旁骛地做事,因此培育创新性的文化环境和土壤极为重要,也势在必行。”刘忠范如是说。


专题链接:聚焦两会2020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